关灯
护眼

第96章 乐神遗作

    其实这位“乐神”就是巴赫。

    巴赫的作品,大多都带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这些作品中大多都是复调曲目。这些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演奏难度和欣赏价值,在前世界被很多钢琴家称为“钢琴中的奥林匹克”。

    雷引用了一句在前世界钢琴系学生们中间流传的话“有的人死了,可他还要逼死活着的人,比如巴赫。”所以他的这些作品在后世界虽然也被广泛的流传。但是这些残缺作品至今都没有能够复原。曾经也有人尝试过复原,但最终还是被确认复原失败了。

    但是柳言所“复原”的这首曲子,在柳均庭这位已经达到专家级别的音乐才子看来,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在安大艺术系的校内选拔赛上演奏这首曲子,一来可以让这首曲子的首发地留在安州,二来影响相对较小,等到这首曲子传出去之后,自然会有人对它进行考证和研究的,如果被确定复原成功了,那自然是件好事,即便是被确认失败了,那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作用,这对于柳言今后的发展来说也算是一种保护。

    不过在练习的时候,柳言可是吃够了显摆的苦头。这首曲子其实应该算是老爸给他选择的四首曲子中最难的一首,当然这是因为他补全了残缺的部分的缘故。练习的时候,不是右手顾不上左右,就是左手顾不上右手,当两只手合奏的时候,即便是单手旋律练得再纯熟,双手演奏依然是生涩无比。

    今天的评委中慕琪副教授并不是柳言的老师,他是教高年级的,不过由于那次华沁芳和惠辉的比斗事件,他对柳言这个一年级新生还是有深刻的印象的。所以当柳言走上台的时候,他脱口而出“咦”了一声:“咦!他也是弹钢琴的?”

    旁边的讲师邢密是柳言的授课老师,他有些奇怪自己的老师怎么会这么问:“老师,他是我的学生……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哦!他是你的学生啊!”慕琪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笑着摆手,“没什么,我见过这小家伙弹电吉他,还是头一回见他弹钢琴呢……他学得怎么样?”

    “这家伙,我第一次见他,吓我一跳,这么大高个,不像来弹钢琴的,反倒像来砸钢琴的……呵呵!”邢密为人比较风趣,平时也喜欢和学生开个玩笑什么的。

    慕琪被这家伙逗得哈哈大笑,这时候柳言已经走到了舞台中央,深鞠了一躬之后,在琴凳上坐定。

    这是一首降B大调的曲子。开始的第一小节,就标了一个很明显的p,标明了曲子的力度。

    在音乐语言中,“p”代表着“弱”的意思。巴赫的作品里,灵巧而华丽的乐句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他的曲子里,一般都不太会出现比较强的力度记号,最多也就是个f(强),大多数时候都是p(弱)、mp(中弱)、mf(中强)之类。最具特色的是在曲子的中间,经常会出现许多cresc.(渐强)、dim.(渐弱)之类的记号。而且在速度上一般都不会很快。他的这些创意曲所要表现的大多是一些华丽、精致的形象,而不是那种急躁和激动的情绪。

    柳言抬头看了一眼曲谱架,弹奏的时候是不会需要看曲谱的,之所以放一本曲谱在这里也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礼节。他左手微微地一沉,随之一个极微弱的低音响起,这一次被后世称为划时代的演奏开始了。

    柳言的右手就仿佛一只灵巧的小鸟,手指以并不过份的细小动作跑动起来了。于此同时,他的左手也同样以中速的速度穿插进了另一条旋律。左右手的两条旋律完全不一样,但却是配合地那么的默契,就好像两只亲昵的小鸟在空中时而相伴着一起飞翔,时而又各自分开,两个不同的旋律在各自优美的行进轨迹中交织出了一条优美的波浪线。而那些强弱力度的渐进式变化,让整首曲子突显出了一种优雅的表现力。

    这就是巴洛克风格复调的魅力,仿佛一个徜徉在阳光中的老人闲庭信步的贵族气质,不急不躁闲适地生活态度,又仿佛一件精雕细琢的玉器,温润着散发出柔美的光芒,更如同一片生长着幽雅淡香的薰衣草花田,整片的薰衣草花香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淡适度的清新空气。在这样的音乐里,没有激动、热血、狂放,但是就是这种张弛有度充满活力的音乐给人一种含蓄的力量。这就是复调,而巴赫无愧“乐神“的称号!即便他在后世界永远也不会拥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他的音乐却是无处不在的经典。

    当然,真正要让曲子能够达到这样的表现力,那是需要非常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身后的艺术修养的,现在的柳言还远远没到这样的程度。不过,对于初学钢琴的他来说能够比较完整地把曲子弹下来,还隐约表现出了一丝原曲的神韵,就已经很难的了。

    刚开始听的时候,慕琪和其他的评委除了感觉到柳言在演奏技巧上还算可以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这首曲子他们也都是熟练无比的了。而柳言的演奏技巧还达不到让他们有惊艳的程度。除了邢密之外,他们甚至都觉得这种水平要想在“东皇钟”青年赛上取得优异成绩那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