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宫斗虐文六:卷土

    越琮背着身负重伤的苏莞,从玉虎山下的秘密地道逃到了珣城旁的一个小城鯤城,他五弟越琰还在回都的路上,据探子情报,五弟的军队应该在离他们所在地不远的鹏城驻扎着,过几日应该会经过鯤城回珣。

    该死,究竟是谁透露了他们去玉虎山的消息。

    他脱了外套,穿上萧温给他们准备的便衣,找了一家客栈暂时住下,等待五弟的到来。

    他的侍们和萧温掩护他们下了地道,然后留在地面上抵御杀手们。

    越琮把苏莞放在床上后,掏出临走前萧温给他的药,轻柔地解开苏莞粘血的上衫,露出胸口的肌肤。他看见伤口的血已经止住了,于是轻轻把药粉抹了上去,然后用干净的衣服简单包扎了一下。

    女子的睡颜是及不安稳的,她的柳叶眉紧皱,嘴里叨念着模糊的句子,长发被汗糊在额前,身体还在不住颤抖。

    越琮叹了一口气,把她的头发用手指轻轻挑开,然后慢慢地拥她入怀。

    他的直觉告诉他怀中的女子已经不是他上一世认识的那个坦率又痴情的顾如虞了。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一世变得与上一世的情况很不相同,比如这没有预料到的刺杀,比如宫中父皇寿宴上其他人作的诗,还有她。

    越琮目光移向了怀中的女子,也许是他的错觉?还是其他变数影响到了她?

    不过就算她变得如此不一样,她还是会选择救他,他只觉得心里有点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或许,江山和美人,他能想办法一起保住吧?

    接下来就是等待五弟的到来了。越琮想到这里,手不禁握紧了。

    夜晚,有人敲门。

    越琮以为是小二送的汤水,便毫无防备地去开了门。

    他刚把门打开,一把刀架在了他脖子上,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粗鲁大汉恶狠狠地看着他,背后还跟着一堆人。既然没有要他的命,那这些人应该是强盗之类的人,还是别闹出大的动静,到时候让那些想要杀他们的人给找着。于是越琮放弃了反抗,乖乖地束手就擒。

    大汉把他挟进了屋内,他心叫不好,床上还躺着重伤的顾如虞,一滴汗从他的额角滑过,掉到了地上。

    越琮还是很冷静地举起了双手,然后尽量往床远的方向挪去。希望能吸引劫匪的注意力。

    然而在这时,床上的人坐了起来,嘴里含糊着叫着水。

    大汉们立刻都握起了刀,警惕着盯着床上的人。

    越琮见情况不妙,连忙扑通地跪下:“请各位兄弟行行好,我和我家娘子遭仇家追杀,不得已逃亡至此,钱财都可以给你们,请放过我和我家娘子的性命。”

    他的声音冷冽而坚定,好似真的和苏莞是一对恩爱的夫妇一般。

    在他跪下时,一个铁牌从他的怀中掉出,掉到了为首的大汉脚下。为首的刀疤脸大汉捡起牌子一看,愣了,悄声对旁边的一个带小胡子贼眉鼠眼的瘦小男人说了些什么。然后一众人把越琮和床上的人一起绑了起来,眼睛蒙上了黑布,带上了马车。

    马车走的很急,一路上颠的特别狠。越琮双眼被蒙,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心特别慌。他尽量把身体靠近身边的女子,然后用自己的身体替她挡着车壁的碰撞。

    “三郎……”

    越琮在一片黑暗中只听见女子的小声地在呼唤他的名字。

    “我在……”

    “三郎……”

    “我在……”

    “三郎,呜呜呜~”

    “我在…”说着,越琮寻着声找着了顾如虞的脸颊,吻了上去,她的面颊是带有一股很熟悉的香气还有点咸咸的,估计是被泪水给弄的。“别怕,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他在被带走之前偷偷把他的玉佩留在了客栈,只要有人能捡到去当铺,那他府上的管家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踪迹的。

    顾如虞顺着他吻她脸颊的位置,转头吻上了越琮的嘴唇。

    越琮愣了,一股电流涌上身体各处叫嚣着。他觉得如果不是蒙住双眼的话,女子眼中的自己的脸肯定是涨的通红,他苦笑了一下。

    其实像这样也蛮好的,两人之间好似没有芥蒂,没有隔阂,就这样贴在一起,好像心脏也能联通一样。

    这样的宁静,在他们昏昏沉沉睡了不知多久之后被打破。

    越琮只觉得和顾如虞一齐被扔到了毯子上,然后眼布被揭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大齐金甲有着异族血统的紫眸少年。

    少年笑嘻嘻地打量着他们,然后回头喊到:“将军,看看那些贼人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一位穿着大齐金蛇甲的高大的男子向他们走来,不,不能说他是男子。因为他的脸上分明还带有一丝稚气,但同时他的眉宇间却有着一般少年没有的稳重和英气。

    越琮看着少年走近,脸上露出了慰色:“五弟。”

    少年听见三哥在叫自己,随即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在越琮面前跪了下来,双手奉上一个檀木木盒,昂声说道:“大齐金甲军听从太子指令,请求即刻回珣诛杀与阜南奸细勾结的叛贼与其同党!”

    越琮站起身来,接过木盒,打开里面是黑绿色的齐豫虎符。

    他拔出越琰的剑,指着少年将军的肩膀,大声宣道:“准。”

    天宝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