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宴席间

    赵阳看到勾践依旧是衣服礼贤下士的贤君摸样,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失礼而显现出半点的不满。不管这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假装的,赵阳都在心底对勾践有了一番心底认识,但不会因此而改变主意留在越国。

    于是不慌不忙的朝着勾践拱了拱手,道:“大王请恕罪,方才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走神,没有及时回答大王的话语,鄙人目前尚未游历过其他诸侯国。”

    勾践笑呵呵的道:“壮士多虑了,寡人又岂会因此小事而生气呢!刚才壮士想到了一些事情方才走神,不知壮士想到了什么呢!”

    赵阳一怔,刚才不过是随口说了一下,勾践居然就直接追问了上来,看来古人真没有一个是好糊弄的,于是开口道:“刚刚看到大王,发觉大王礼贤下士颇有仁者之风,且近日来,我在越国听到越国百姓时常念叨大王的好,说大王躬身带领他们从事生产,大王之妃嫔们亲自为越国将士织缝甲胄。顿时有感大王贤明圣德,相信越国在大王的治理下必能日盛于日,国富民强。”

    “好、好、好”,勾践连说了三个好字,“好一句日盛于日,国富民强,哈哈哈……”勾践整个人坐于高大的王椅大笑不止,身子阵阵的颤动着。

    赵阳坐于下方莫名的看着长笑不止的勾践,对于他如此激动的表现很是不解,自己不过是顺口说了他几句好话而已。

    赵阳不知道,自四年前败于夫差手上,勾践同范蠡及其夫人到吴国去坐人质,期间遭受了各种屈辱与不堪,尊严遭到了极大的毁损。

    心中既是愤恨又是羞愧难当,几次欲要寻死或是找夫差拼命,多亏了范蠡在一旁极力劝阻,告诉他要忍耐方能雪耻。

    回国之后他卧薪尝胆,躬身以饲生产,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竭尽所能想要恢复越国的国力,好积蓄力量复仇。

    但是同样的,他努力积蓄国力的时候,吴国也在大力的发展,兵锋直指楚国与齐国,兵威震中原。看着吴国的日益强大,他的心中焦虑不安,甚至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复仇,能不能雪耻,支持着他继续走下去的是往日的那份屈辱和身边谋臣们的不断鼓励。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那些谋臣的只是在鼓励自己,其实连他们自己也对越国的未来很是渺茫,更不要说确定越国可以向吴国复仇了。但是今天,在这王宫之中,大殿之上,一名并非越国的的人亲自对自己述说了越国的发展,这样他心中顿时无比的激动和开怀,因为这终于不是出自自己谋臣之口了,终于得到了越国以外的人的承认。

    端坐于下方的文种,此时正一脸欣慰的看着激动不已的勾践,两年了,自勾践从吴国回来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来虽说勾践一直表现的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努力的处理着越国的大小事情,表现的自信满满。但是作为勾践的近臣的文种和范蠡却都知道勾践心中苦涩和隐藏的不安。

    大笑了许久之后,勾践这才志得意满的看向赵阳,一扫先前的隐忍,道:“赵壮士既然如此的高看我越国,何不就此留下来,和我等共创大业呢。”说这话的时候,目中尽露霸气和对王图霸业的渴望。

    望着突然气质有变,语气霸道的勾践,赵阳语气的平淡的道:“多谢大王厚爱,王图霸业虽好,但非我之所求,于不过如那天上的云彩,好看而不可触碰罢了!”

    听到赵阳的话,勾践心中顿时不愉,本来刚刚志得意满的他,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位诸侯,一位王者的自信和霸气,偏偏这时候有人反对他的意见,而且反对的这个人正是让他重拾信心的人,叫他心中如何不生气。

    这时坐于一旁文种开口道:“赵壮士既然看好我越国,为何不可以留下呢。我越国并非天生那看得见不摸不着的云彩,只要壮士肯留下,立刻就能摸到我越国这片巨大的云彩。”

    赵阳道:“文种大夫看来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并非是说越国是那水中月镜中花可看不可摸,而是我心中之追求让不能摸,不可摸,所以我也就只能不摸了。”

    文种奇道:“壮士几次说到心中追求,不知壮士心中追求为何,能否说出来听听!”

    赵阳顿时肃严道:“我心中追求不过唯一,就是极尽剑法之妙,达至剑道之巅,触摸那玄妙莫测的道,从中找到真我、自我,成就无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