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对上

    眼看着重重的重兵将自己五人围困了起来,已经是逃生无望,他们却依旧毫不畏惧,五人同时对视点头,身影一闪便从五个不同的方向冲将出去,举起手中的短刃朝着靠近自己的越国士兵猛刺了下去,将该名越国士兵刺死的同时,其余的越国士兵手中长戟也已经刺到。

    嗤嗤

    数十支长戟同时洞穿了五人的身体,他们眼睛猛的一圆瞪,身子僵直瞬间死去,手中依旧紧紧的握住短刃。待得长戟抽回,他们变连同被刺死的越国士兵倒在了地上。

    顾不得去管这五人,范蠡急忙就跑到了马车前,查看了一番之后,他面色难看之极,所有的饮用水已经去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两成的水可以用了。

    看着眼前这千余人的队伍,这么点水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也就是只能尽量不喝水了,可是这长途跋涉不喝水,众人体力必是难以支撑,即使勉强支撑,等到敌人出现之时,也难有多少御敌之力了。

    叹了口气,范蠡走到死去的五人前,在她们的身上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他们身上除了手臂上各有一把弓弩,以及手上的一柄短刃之外,再也没有寻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站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士兵道:“把他们给我仍得远一点,不要让女眷们看到了。”

    吩咐完之后,就径自一个人走回了帐篷,经过西施和郑旦的帐篷的时候,停了下来,对着里面道:“已经没事了,你们安心睡觉吧。”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去休息了。

    而自始至终,赵阳和公孙启的帐篷都是没有什么动静,好似对外面发生事情一无所知一般。

    公孙启当然不会是一无所知,在外面响起叫喊声的时候他就立刻惊醒了,可是耳边就立刻传来了赵阳的声音,叫他不要妄动,所以他又躺了下去。

    一夜无话,敌人再也没有前来进犯,一整夜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去了。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晨曦洒落在小河之上,铺上了一层金纱。

    营帐中的一个个人全都从里面出了来,范蠡也从帐篷之中走了出来,出的营帐,他就立刻叫来了负责队伍伙食的军需官,对他吩咐说,以后不在定时发水给大家喝了,剩下的水源只能在关键时刻使用。

    军需官指着一旁的小河道:“大人,为何我们不在这条小河里面打水上来补充呢?”

    范蠡眼睛一横,道:“你照此去做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你勿须知道。”

    那军需官连忙不敢再问,领命直接退了下去。军需官退下之后,范蠡轻叹一声,“我何尝不想去打水上来补充啊,可是既然伍子胥想要断了我们的水源,这样一条明显的河流他又岂会放过呢?”

    队伍重新开拔,朝着吴国国都姑苏城前进,莽莽的大路之上,千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尘土飞扬。

    此时正值盛夏时分,天上的烈日就好似一个巨大火盘,在烘烤着大地。

    行走在大路之上,那些士兵个个步履艰难,嘴唇干裂,身上的铠甲就好似一块烧红了的铁甲,火辣辣的疼感覆盖全身,呼吸之间,都能感到吸进去的空气是炙热的,烧的体内脏腑滚烫烫的。

    他们身上流出的汗水还没来的及把衣服浸湿,就已经被蒸干了,现在干渴的连汗水也泌不出半分来。

    在马车之内,一名名越国美女,不停的用手帕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最后手帕也打湿了好几条。在这马车之中,就好似置身于一个大蒸笼中一般,打开两则的窗布想透透气,外面滚烫的气浪涌进,却是更加的炙热。

    范蠡骑在马上,抬头看着头顶那巨大的太阳,嘴唇也已发干,现在水资源缺乏,而太阳又如此的灼热,他心中担忧不已。

    车厢之内,赵阳盘膝坐着,运气调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感到了一丝的灼热之感。

    这时候他凝神静气,慢慢的运转着“上清决”,现在的上清真气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原本淡淡的白雾状的真气,便的越发额血红,真气的性质也由清凉变的阴寒肃杀。

    这一运转,上清真气阴寒的特性让他体内的灼热感被瞬间排除出去,内冷外热,冰火两重天,却让他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渐渐的心神融入其中,在这冰与火之间徘徊、转换,最后合二为一,沉浸在这一片天地之中了。自此,他再也感觉不到体内真气的阴寒,也感觉不到外部环境的灼热,好似那鱼儿游于水中,浑然忘我。

    突然,一股肃杀之气从前方传来,在赵阳的感知之中,这杀气的源头距离此处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了。

    范蠡骑于马上,摇摇就望见了远处两百余米处有一个高深的峡谷,峡谷的两侧是那高高耸起的石峰,上面怪石嶙峋,寸草不生,而此地方圆也都是那寸草不生之地。

    作为一名善于打战的军事家,他自然知道此处是一个很好的埋伏地点,那些袭击的人很有可能就在此处做了埋伏。

    于是派了几名斥候从侧面上去查看一下先,大部队人马原地停下,静候消息。

    过了好一会,派出去打探的人还是没有回来,范蠡又连续派出了两拨人出去,可是还是没能回来,连续三拨都是如此,这让范蠡几乎可以肯定上面绝对埋伏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