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大宋科举


    大概是察觉到李玉娘的注视,陆五扭过头来,看到李玉娘,不禁皱了下眉。李玉娘也不管他那一下皱眉是什么心情,只是抿唇一笑,点了点头。在陆五旁边的差人便探头过去,嘻笑着不知对陆五说了什么,却被陆五猛地一记抽在颈子上,消了声。也不理身后一群兄弟拉着那小子过去嘻笑着开玩笑,陆五大手一挥,沉声喝了一声,竟再未向李玉娘这边看一眼。

    李玉娘也不气恼,远远看着只觉得有趣。心里倒有些羡慕那些武人粗汉熟不拘礼的态度,哪顾家这样肚子里装了点墨水就那么多穷讲究的人让人过得那么累。

    心里胡思乱想着,去拜孔庙的士子们陆续出来。一时呼朋唤友叫小厮,谁都想抢在前头排队入场。负着双手的顾洪被推得几乎跌倒,也不再上前,只愤愤地转回来,嘴里还嘀咕着:“斯文扫地”之类的话。

    弯眉一笑,李玉娘提起脚下的考篮。笑道:“左右都是要放进去的,大郎何必和他们去挤呢!”

    这头正说着,便听到贡院门前传出一声大喝:“排队排队,你们这群家伙还好意思说是知书达理的书生,贡院门前这么推推攘攘的成何体统!”

    转目看去,却是一个不认识的差人正叉腰大喝。顾洪皱了下眉,轻嗔道:“也就只有这般时候,才容得这帮粗人这样放肆!”

    知道顾洪是瞧不起这些衙役的,李玉娘也不接话茬,只是敛下眉去勾起嘴角。

    说来奇怪,宋太祖也是马上得的天下。可纵通宋朝,武人却是被文人压得死死的。想来是皇帝惧怕再被哪个武将夺了天下,才把武将的地位压得很低。也正因为这样,大宋边境才会一直战乱不休,以至后来失了半壁江山,偏安江南,被后人称作“弱宋”。

    虽然离得距离稍远,看不清门前是个什么情形,可光听声音就知道前面很是热闹了。

    不时有士子呼喝放行速度太慢,可守在门的衙役们却只作未闻,仍是细细将每个入场的考生全身搜查。不多时,便突然暴出一声大喝:“呸,你当老子们都是没长眼睛的吗?居然敢夹带入场!”那喊话的衙役颇有些兴奋,有终于扬眉吐气之感。也不管那书生一径喊冤,唤过同伴先将那人枷了丢在一旁。

    又指着有些惶惑的士子们喝道:“你们都看好了!这家伙就是你们的前……那个什么之鉴的……”原本拽词的,却一时忘了那句四字成语。那衙役回头瞪了一眼嘻笑的同伴,喝道:“总之,要是被查出夹带作弊者,别说现在没脸,就是以后也休想再入贡院。”

    被他这么一喊,又看看一旁脸若死灰的作弊考生,便有人变了脸色,悄悄挤出人群来。

    顾洪一面摇头叹世风日下,一面又有些惶惑地看着李玉娘,“咱们的篮子可都检查妥当了?”好似未听清李玉娘的应答,他又不放心地吩咐:“好好检查一下篮子。”

    李玉娘暗自翻了个白眼,却还是装模作样地蹲下身又检查了遍篮子。见顾洪仍是一脸的紧张表情,忍不住出声道:“大郎才华出众,只要能发挥十分之三四,就一定能够榜上有名……”一句马屁拍得她自己都觉得浑身发麻。看到顾洪转过头一双眼发亮,似乎有了些信心的样子,李玉娘也只能冲他扯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好象自己说的全部出自真心一样。

    眼看着顾洪自信满满地提了篮子往前面走,李玉娘总算是松了口气。正想往马车那边走,就听见门前有人喝道:“你们是存心的是不?都带什么粽子啊?你,把粽子皮扒开,查了才准带进去……”

    脚下一晃,李玉娘几乎跌倒了。咧了咧嘴,到底忍住,直到进了马车才捂着嘴闷笑出声。

    一路无事,回了顾宅,把贡院门前的所见所闻向姜淑云细述了一遍。姜淑云听得忽喜忽忧,起身丢下李玉娘便往正厅里上香。跪在已逝公婆的牌位前,诚心祈祷二位在天之灵保佑顾洪此次登榜,来年高中。

    要知大宋科举中秋试得中后若之后的春试未曾得中进士,那之前的一切努力便都是白费。下次再考还依样得从秋试开始,并不象明、清时中了举便可以终身受到乡人尊敬甚至可以得到授官。所以,姜淑云所求的倒并非是此次秋试,而是将希望全都寄托在来年的春试上。

    李玉娘默默看着她那虔诚的样子,想起她之前所说的话。一时说清是什么感觉。人若是太长时间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就是突然想为自己而活,都难吧!

    [bookid=1437646,bookname=《重生之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