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其实我知道你在心里早就原谅了他们,是吧。”三多对高诚说。
“恩。”高诚没说话。他又想起了陶涛今天说的那些话。
“其实我知道,就算没有我在,今天你也能原谅他们的。你爱你的兵,胜过了爱你自己。”三多说。
高成没有回答。
“三多,你现在还想你的班长和班副吗?”高诚问三多。
“当然。每天都想,还想你和七连。”。三多说。
三多的话再一刺痛了高诚他的眼睛有些湿润。 事实上,自从他们离开部队,高诚几乎没有一天不想起他们。
“连长,现在你有他们的消息吗?”
“没有。”高诚干脆的回答。。
三多也没有了话。他又开始回忆七连了。
在回忆与伤感中,两个人进入了梦乡。

早5;30/晴师侦营驻地。
5;30,起床号还没响起。外面的天已经完全亮了起来,西北处吹来的微风,把树叶吹的沙沙响。三多起来了。站在窗台旁,静静的看着外面的世界。
起床号响起,高诚的眼睛也睁开了, 他揉了揉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眼睛从三多的床转到了窗台边上。“三多你看什么呢?”
“看你的兵。”三多平静的说。
“我的兵?”高诚纳闷?然后走来了。他看见陶涛已经收拾好东西,从七连三班出来,一个人。随后他的班长和张同刚也跟了过来。

师侦营/驻地路上。
“干吗这么不声不响的走”?班长问陶涛
“难道我该大张起鼓的通报大家我要去生产基地,然后要大家给我搞个欢送仪式?”陶涛没好气的冷笑道。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好歹我也是你班长,你总该对我说一声吧,我得为你负责呀。”他的班长说
“少来了, 为我负责,你负得起吗?”陶涛看了一眼班长说,
班长摇了摇头“你要去也得我送你去呀”。
“不用了。”陶涛说,
“什么不用这是命令,我送你去”。班长老刘强制着跟在陶涛身后。
三多内心独白:“离别,一个军人的成人礼。这话是我在老A悟到的。这些年,看到身边的离别越来越多,可我流的眼泪却的越来越少了。队长说那是因为我长大了。我不觉得。。牺牲、负伤、退伍、转业……一样的离别,不一样的意义。有时这离别就象一把刀,插在了人心里,有时候更象一场雨,吣人心脾……
“连长,我,我过一段时间也要象他一样去一个新的,我不熟悉的地方执行任务了。”
“我知道。你的表情都告诉我了,”连长说。
“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回来,我也不知道。”三多有些无奈,他看到了陶涛的现在,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这得问你自己了,得问你的心,你想回来,你就能回来。”高诚说着又回到了床边开始整理内务。
“对了,你别跟这象个哲人似的了,今天训练,你也运动运动,给我的兵做做示范,也让我们看看死老A让你的改变有多大”。
三多有些不好意思,可还是笑着说了声“是”。
高诚也笑了。

而在部队院墙外的北京市,离别三多很久的班长史今已经开始了属于他的新生活。
复员回家的日子里,史今的脑子里经常会出现,天安门,长安街……他想念北京的味道,所以在家乡蛰伏了许久的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北京。找到了提别人开出租的活,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哥。租住着不起眼的胡同平房,开着别人的车,赚着自己的钱。每天擦车,开车,收车,几乎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

早上5点30分/晴/北京某胡同的老式四合院里。。
 史今站在镜子面前认真的整理衣服,虽然已经复员了一年多,可他的生活里却到处充满着他在部队的影子。9年的军旅生涯已经改变了他太多。(班长在正剧中的“九年”兵龄大家知道是演员张译的兵龄,真正班长的兵龄多长,我没去考证,希望大家有正确答案能告诉我,不过再此我宁愿继续借用这九年,相信这也是史今的希望。)
 每天依然5点30分起床,被子依然叠成了标准的豆腐块,坐上驾驶席的第一时间,总不忘把军歌的磁带放到音响里,并和他一起唱。开始一天的忙碌。
远处他看见了第一个向他招手的人。
“您好,请上车”。史今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
“请问你去那?”他微笑着问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