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读者可以知这流浪的乞儿却是失去伴侣,满心痛恨之凌云,原来当那日最后一个追寻霞妹者归返后,他一切希望仅成泡影。第二日即悄悄离家出走,留言乃父,调要从此寻觅霞妹而去,除非寻得霞妹归,否则至死不回。

凌云从未出过远门,除了随身一套衣服,再加上张弓与一袋箭矢,另外分文也无,凭着口血气,单骑闯入沙漠最初见日,他还能猎得数头小兽,烤来充饥,最后箭也射完,并且连日来他为了要逃避其父派人追寻,所以日夜飞骑,因此马也力竭而亡。

当他逢到这山穷水尽之时,幸好已到蒙古边缘,正好赶上了一队骆驼商队,循着往中原贩卖皮货。商队的首领眼见凌云饥寒交迫,停行道旁,一时大发善心,随带了凌云南下中原。

且说凌云随着驼驼队来到“五原”,也就脱离了他们,独个儿去寻找霞妹,然而美会人海中何处能觅芳踪,凌云走遍了五个“五原”,仍未发现霞妹,不禁有些失望,可是他并不灰心,持恒地寻找下去——一天,一月,一年甚至到数十年——他想到他是办得到的,而最后他也终于办到了。

黑夜了,人们都回到了温暖的家园,长道上冷冷清清,虽此时正属夏日天气,但人夜后仍有些凉意,凌云一个人孤估价徘徊于路上。只有身后长长的影子忠实地跟随他,无论他飘泊至何方,除非当他长眠于地下,才脱离开他。

凌云信步而行,腹中雷鸣阵阵,饥肠辘辘,然而自尊心使他不屑于乞食门槛,越走越远,渐渐已行至郊区,竖直的道路,两旁浓荫蔽天,婉蜒流水纵横四处,交错巡迎,一望无垠之水田墨绿—一片,凌云轻叹道:“美景当儿,而我却无心欣赏,霞妹啊!告诉我你在哪里?哪怕万水千山我也要寻至你身旁。”

凌云从小即居于塞北大漠,何曾见过这些山水良田,对着这种奇境,也忘了不少饥饿。

凌云不断忖思道:“想不到外面尚有这样大世界,看来霞妹真不好找,早知如此,不去打那鸟野狼也罢,唉!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寻得到霞妹啊!”

且说凌云自怨自文地走着,不觉已来至一个破庙前,只见这破庙,粉墙落迹斑斑,屋瓦破毁无数,门上庙前已剥脱得看不清,想来早已断绝香火很久了。

凌云抬头看了看这破庙,忖道:“今晚只好意在此了,明日早起,去找一些事情作作,赚些工资也好填填肚子,哼!再不济我凌云也木去作那偷鸡摸狗的事情。

敢情他心中已动了偷窃之念,才会有此诅咒。

明月冉冉上升,柔和的光芒,照在凌云身上,像慈母般,圆圆脸孔殷切地看顾着凌云。

悄悄摇开破门,“依呀”一声,整个庙全俱落人凌云眼中,小小的厅堂,神龛上供着个菩萨,金身早已潜褪殆尽,从他手中一本着秋和背后站立之岳平、张飞,可猜出是关帝,地上丢弃了个蒲园,裂缝中露出稻草,并且发了零。这就是仅有之陈设。

突然一股香气冲人凌云鼻孔,凌云猛闻两下,已嗅出是烧鸡香味,他正在奇怪这香味由何处来,一转眼,哈!原来自己脚旁正躺着个沉醉不醒的老乞丐,花白胡子掩覆在面上,看不见其庐山真面目。

在老乞丐身旁荷叶上正放了半个烤熟之鸡,香气即由此发出,凌云看了看沉醉的老乞丐,又看了看那半个鸡,不禁“咕喀!”一咕嗜!”直吞口水。

老乞儿一个翻身,伸手一按正压在鸡上,口中模模糊糊念道:“好小子,你老爷子辛辛苦苦偷来的‘油辣烤鸡’,竟想染指。”随着又“忽哈”,“忽喀”大睡起来。

凌云呆呆地站着,眼睛紧盯住老乞丐手中香喷喷烤鸡。口水垂出三尺,恨不得一把抢过来细细嚼咀填补自己饿了一天的肚子。

老乞丐手松松地抓住仅余一只鸡腿,喃喃道:“来了,来了,好小子有你瞧的。”

凌云茫然不知其所指向何然,心中只惦记着那越嗅越香的烤鸡,多次伸出后去想拿拿!

又突然缩回,内心交战不已,饥饿与理智的争斗,此起彼伏,彼升此陷,而他的手正表现出那方占了优势。

正在此时,老丐又吃道:“这下真的来了,好小子!不帮我老人家赶野狗,看我给你鸡腿子才怪?”

凌云心一动,就在此时,突然庙外一阵纷乱足步声,杂着吆喝:“一定在这里,我亲眼看他向这方向跑的,从这下去已再无处可藏身了。”

“家伙拿好,非痛打这老鬼一顿不可,不要再让他溜了。”另一人道。

凌云正在寻思老丐话中之意,一听庙外嘈杂声,连忙回身向门外一瞧,只见十余个庄稼打扮的汉子,提着木棍,戒尺气势凶凶呼喝而来。

不一刻这十余人已来至庙前,突然瞥见一个年青花子,当门站立,虽然衣服甚为破旧,仍然神威凌凌的模样,不禁使这些朴实的庄稼汉一愕。

杨守德名声远播,蒙族人民莫敢对其不敬,因此凌云从小就受到人民爱戴,平时指使发令惯了,气热自然不同。且说十余人被他迫人的目光所慑,竟有些局促不安,数十只眼睛居然倔服在一对幼童之目光下。

凌云喝道:“各位半夜三更赶来,意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