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圈套的真相

    贺济礼要求贺济义新娶的媳妇拿户籍文书出来看,是想知道她究竟是谁,同魏姑娘有甚么关系。他原本以为她要寻借口推脱,再不济也要犹豫一下,但没想到这李氏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转身进屋,不一会儿就拿了一纸户籍文书出来,递给贺济礼看。

    贺济礼接过来,与孟瑶同看,这份户籍文书,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该女子的确姓李,北方人氏,家中父母双亡,族中更无他人,故此立下女户。但细心的孟瑶发现,这份户籍文书立定的日期,就在不久前,她将自己的发现指给贺济礼看,贺济礼默默一算,这日子竟同他们发现魏姑娘的时间差不多,难道这份户籍文书,是魏姑娘为了设计贺济义而故意为之?

    她一个未出阁又人生地不熟的大姑娘,肯定不会无缘无故要陷害贺济义,一准儿是贺济义想谋财在先,魏姑娘坚决不从,才想出了这么个桃代李僵,让贺济义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法子来。

    不过,既然魏姑娘并未吃亏,她为何还迟迟不与自己见面?贺济礼左右寻思,认为这原因,恐怕和孟瑶先前猜想的一样,一定是魏姑娘把他和贺济义当作了一伙的,才不敢出来相认。

    贺济礼报恩还来不及,怎会同贺济义一起去害她?贺济礼急着想向魏姑娘表明自己的立场,但却见不着她的面,有甚么办法?他一面苦恼,一面将户籍文书递还给货真价实的李氏,突然就有了办法——这李氏既然是魏姑娘设计贺济义圈套中的一环,就一定同她还有联系,只要自己的态度被李氏瞧见,就不怕不传到魏姑娘那里去。所谓功夫不怕有心人,等到魏姑娘一点一点消除了对自己的误会,还怕她不出来相认?

    贺济礼越想越认为此计可行,于是大步走上前去,照着贺济义已肿成馒头的脸,狠狠抽了两耳光,紧接着又补上一脚,骂道:“你做下的混账事,以为我不知道?你因为贪图人家的钱财,不惜休掉毫无错处的发妻,另娶李小姐。你自己动机不纯,上当受骗是该的,怨不得别个。”说着又指向李氏,与他道:“如今你既然已经娶了这位李氏为妻,就该好好跟她过日子,不该再计较甚么嫁妆。”

    贺济义被他这两耳光外加一脚给打懵了,怔怔地道:“我可是给了一千五百两的聘礼的,叫她把我的钱还来,我才不计较她没得嫁妆的事。”

    贺济礼看了李氏一眼,道:“你这是娶亲,又不是买卖,哪有给了聘礼,就非要嫁妆的?”他凑近贺济义的耳朵,小声道:“有本事你自己找你新媳妇要去,不然又惹来一顿打,别怪兄长我救不得你。”

    贺济义闻言一个激灵,不由自主朝李氏看去,正好瞧见李氏在搓手掌,顿时吓得不敢再作声。

    贺老太太在一旁忍了多时,这时忍不住了,心想李氏太蛮横她惹不起,难道自己的大儿子也不能惹了吗?她双手朝大腿上一拍,哭天抢地起来:“我老婆子好命苦,小儿被媳妇打也就罢了,还要被兄长欺负。”

    贺济礼朝几个小厮指了指,道:“我这回又没叫他们带家伙来,老太太哭甚么?”

    哭声戛然而止,贺老太太猛地想起,如今自己这大儿子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上回带人带家伙把贺济义揍成那样儿,不比今天李氏下手轻。

    贺济礼唬住了贺老太太,觉得自己的话也讲得差不多了,便朝孟瑶打眼色,示意来她收尾。孟瑶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赶忙上前,一面挽住李氏的胳膊朝屋里走,一面示意贺济义跟上,亲亲热热地道:“小两口有甚么过不去的,床头吵架床尾和,往后事情有商有量,和和气气过日子罢。”

    到了屋里,她自知梅手中取过一封红纸包的银子,递与李氏道:“那日去洞房看你,没来得及给见面礼,今日大嫂给你补上,切莫嫌少。”

    贺老太太跟在后面进来,一眼瞧见银子,马上笑开了花,连声道:“不少,不少。”

    李氏马上呛她道:“少不少,也是给我的,与你没得干系。”

    贺老太太被这话一口口水呛在喉咙里,咳个不停。

    贺济义的目光则始终在那封银子上打转,大概是在盘算,怎样才能赔着小意儿,把那银子弄几个来花花。

    李氏倒不客气,接过银子朝怀里一塞,冲孟瑶福了一福,道:“谢过大嫂,有空常来坐坐。”

    孟瑶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略坐了坐便与贺济礼起身告辞。李氏送了他们几步,扶着门框道:“我家这男人不争气,灶上还是冷的,就不留哥嫂吃饭了,且等我收拾他几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