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0章 晨省(2)

    我了然一笑,龙天昊是真的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这样也好,有了金册,凤印,我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宫之首了。以后办起事情来也不至于束手束脚,地位也稳固多了。

    根据宫中的规定,后宫各品阶的嫔妃得依次来拜访新皇后。为了不让我这坤仪宫的门槛不被人踏平,我特别安排在了今天一起见面,也好聊聊,增进彼此感情。

    “娘娘,阮贵妃到了。”红儿小心地说着,“听说他是丞相的女儿。”

    “请她进来吧!”没有理会红儿的担忧,我当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毕竟人家的爹娘是位高权重的一国之相。只是没有想到她会最先到。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阮贵妃一进门来就给我道了个万福。那日在慈安宫中因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倒也没有注意。现在细看,还真有让人窒息的感觉。含羞带怯,媚而不娇,生得一张倾城倾国的脸,比起现代的一些靠脸蛋吃饭的女明星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打量她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她也在暗暗打量着我。娇俏灵动,沉静淡然,一方面是样貌的娇小俊俏,没有花容月貌,却也是灵气逼人,尤其是那双眼睛显露出来的自信满满。另一方面,沉稳安静的淡然态度,和她的外表格格不入,这两种相矛盾的形容竟然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阮玲玉深吸一口气,但看到面前女子还算清秀的脸,又不觉松了一大口气。

    “贵妃妹妹娇媚如花,恐怕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看出她的心思,我轻松地道出她的担忧。不过,像她这样美丽的女子多少是有些自负的,也不喜欢别人比她更漂亮。

    果然,听到我的饿赞美,刚刚对我陡然生起的警惕微微松懈下来。“皇后姐姐自是仪态大方,更何况妹妹早就听闻姐姐深谙经营之道,妹妹我纵然生得再美,也不及姐姐的万一。”说着说着轻叹一口气:“皇上日理万机,日夜操劳,作为妃子能做的也就是为皇上派遣忧愁,让皇上开心。”呵呵,原来是向我炫耀来了,告诉我宫外的一切能耐在宫里并不管用。大概,她们还不知道,皇帝真正要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多么能歌善舞的伴侣,而是可以理解他辅助他的红颜知己吧!突然间,我竟有点沾沾自喜来。好奇怪的感觉!

    正当我准备开口时,林修媛在一声太监的通传声中款款到来。见到我立刻俯身身参拜,直呼“皇后娘娘千岁!”那敬畏的样子就仿佛我是个邪恶的女皇一样,挥手让她起了身,就见她直直地向阮贵妃走去,那热切的劲儿让我真怀疑她们是不是亲姐妹。好在她们容貌相去甚远,林修媛的容颜顶多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站在阮玲玉身边,倒有点像绿叶配红话的味道。

    林修媛也是进来后才发先阮玲玉已经到了,所以给皇后行完礼就去贵妃那里了。谁不知道,阮玲玉的后台有多硬,她可不想得罪她,在不知道谁才是最后赢家时,她还是站在一旁静观其变好了。墙头草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一声高喊,淑妃一身鹅黄宫装地在几个宫女太监的簇拥在缓缓走来。

    “臣妾见过皇后娘娘!”淑妃走至我面前盈盈下拜,眉宇间的英气掩饰不了她的傲气,美貌也绝不亚于阮贵妃。果然是将门之女。只是面上尚未退去的不悦出卖了她此时的心情。

    因为皇帝大婚,大赦天下,她才解禁,但是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另娶美娇娘,而且她还得向这个新姐妹叩首问安,叫她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我忽略掉她眼中的不甘,微笑地走近她,扶起她:“淑妃妹妹当真是将门虎女,英姿不凡呢,快些起来吧!”看到我亲自扶起淑妃,周围都是不解,也很诧异,连淑妃也不相信地抬起她的美目顶顶地打量我,谁也没有想到我会去亲近才被皇帝解禁的女人。淑妃拜谢:“臣妾谢娘娘!”

    “什么娘娘,”我打断她的话头,转身命人赐了座,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急不徐地缓缓说道:“以后咱们都是姐妹,若论先后,我还是妹妹呢!”我掩嘴而笑,甚是得意自己还能这么淑女,忽然话锋一转,“现在国家不安,韩大帅亲自披甲上阵,淑妃娘娘又受了委屈,我这个做皇后的理当好好对待自家姐妹。”

    “姐姐!”淑妃轻唤出声。谁都明白她是受了什么样的委屈,听罢都纷纷低下头去。

    快速瞟过阮贵妃,她一脸惨白地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轻咳一声,唤回所有人的注意:“当然,这也少不了丞相大人四处游说,不然难以稳住局面。”我略显忧心的脸果然换来阮贵妃的侧目。

    现在是关键时期,既要稳住后宫,又要避免因后宫引起的前朝动荡。当然,我不想树立太多的敌人。尽管我这样的空降兵让他们说不出的憎恨,但是我还是希望这种致命地嫉妒能降到最低点。

    陆陆续续地,秦德妃和王贤妃也来了,二人话不多,几次试探,都以失败告终,除非我问,否则她们便没有多话。接着一些品阶稍低的嫔妃,世妇来拜见问安。看着坐了一殿的丰姿绰约的美貌女子,我无限感慨,仿佛置身在了百花丛中,吐呐各色芬芳,欣赏着一朵朵跟花一样的美人儿。因为我坐在高处的主位上,比起上次在慈安宫好看得多,将各色风景尽收眼底。想着龙天昊面对如此多的佳人,纵使不再纳妃,每天一换,相信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吧。“女人如衣服”用在皇帝身上再贴切不过,刘备同志当真是有远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