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八章 未雨绸缪

    柳叶儿如愿以偿甩开了小阮,但她并没有感到轻松。如果小阮一门心思想阮氏知道这件事,就算她能阻止一时也没用的。小阮不能去云雀镇跟阮氏面对面密谈,她还可以写信或是派人捎话什么的。再退一步说,即使小阮良心发现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就此罢手,阮家的其他亲戚也会告诉阮氏。

    以阮氏在许家的地位以及她轻而易举搅乱一锅粥的能力,阮若诗重新成为许家热议的话题并非不可能。堂堂阮尚书的千金,许老爷上门求亲当场被拒,许家恒为之疯狂的初恋情人,随便拣一条就能勾起所有人的八卦神经。

    阮若诗是京城名媛,才貌出众绝代佳人,在众人眼里她和柳叶儿是云泥之别,根本不存在比较性,阮小姐的一根头发也比柳叶儿尊贵。再怎么看也是她和许家恒比较般配,柳叶儿在他们身边当个端茶送水的伺候丫鬟还差不多。

    柳叶儿的担心不无道理,经过这么多事,阮尚书的想法确实产生了变化。

    许家恒是很优秀,但在阮尚书眼里,他还没优秀到能配得上尚书千金。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阮若诗经历过这么多事,她早已从天山雪莲变成了昨日黄花,名声比苍蝇叮的臭鸡蛋还臭,昔日猛追不舍的公子哥们惟恐避之不及。

    虽说她和那位短命的未婚夫没有半点夫妻之实,甚至连根手指头都没让他碰过,但那些路人硬是将克夫的牌子砸在阮若诗身上,就连本该亲如一家人的丞相府也把丧子之痛无限放大,指责她对旧情人念念不忘,对未婚夫成天摆着一张死人脸,现在果真被她咒死了。

    亲家的指责如同平地惊雷,使得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阮家处境更难堪。世人都认为阮若诗是那种背后拿着大头针拼命扎小人的毒妇,这种坏女人活该孤独终老。万念俱灰的阮若诗终于想到了寻死,如果她当初为了争取爱情寻死或许还会有人怀念,但到了这种时候,就算死了也没人同情,最多说句这个女人还有一点羞耻之心。

    阮尚书痛定思痛,日子再难还是要过下去的,名声坏了也不能真去寻死吧!他的女儿只不过比别人倒霉,许给了一个短命鬼,丞相家的儿子有福没命享,肯定是他老子做的坏事太多报应到了他头上。

    千不该万不该,这些罪过不该由阮若诗承受啊!想当初爱慕女儿的名门公子青年才俊数不胜数,随便挑个嫁了也比现在强百倍!渐渐地,阮尚书想起了许家的好,阮家和许家本来就是亲戚,他妹妹阮氏自不必说,许老爷巴结他都来不及哪敢得罪,许家恒又是个痴情胚子,阮若诗要是嫁过去享不完的福!

    阮尚书想到这儿,头一回后悔拒绝了许老爷的求亲。今非昔比,许家恒已经娶妻成家,许老爷也好久没来京城走动,就算他后悔也于事无补了。除非许家恒心里还念着阮若诗,许老爷还想跟阮家结亲,这事或许还有几分可能。

    正因为阮尚书动了这个念头,小阮才会不遗余力冒着被人识破的危险在柳叶儿面前说那番话。小阮是孙家的儿媳妇,她确实怕得罪了翠菊和柳叶儿,惟恐玉顺一不高兴找孙二伯告状。小阮顾虑的比较多,但有人不怕这些,别说翠菊和柳叶儿,玉顺在她眼里也不足为惧。不用小阮通风报信,阮氏已经从阮尚书寄来的信中看出了他的心思。

    阮氏明白这种事急不得也拖不得,阮若诗生无可恋一心寻死,被人责骂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她想回头也回不了,许家恒已有妻子再也没找过她,阮若诗已经彻底绝望了。阮氏知道想让许家恒回心转意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没有阮若诗那么悲观,许家恒没有完全恢复记忆,他连阮若诗是谁都想不起来,如果等他想起来了呢?他还会以为自己深爱的女人是柳叶儿吗?

    尽管阮家曾经无情地拒绝过许家,但许老爷始终没放弃人往高处走的目标。虽然阮尚书指使打手强行押走许家恒,但对为爱不顾一切的人来说,阻力只会成为动力。许家恒是玉顺的命根子,只要许家恒心甘情愿,玉顺还没笨到跟阮许两家作对。至于那个卑微的平民柳叶儿,给她一笔钱打发走就是,他们柳家还能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么!

    谁说这事没有回旋的余地,她可不这么认为,阮氏收起阮尚书的信,心里的计划慢慢成型。

    颠簸的马车丝毫没有影响孙氏兄妹的好心情,孙小武早就听孙二伯提过云雀镇有家酒庄很出名,他的人生理想就是醉死在酒缸里,要是有机会实现的话,他豁出命也要去试试。孙云云只要看到心上人的身影就像打鸡血一样,许家彦要是能跟她说句话,哪怕是“借过”之类的,她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照样神采飞扬。

    柳叶儿的担心翠菊明白,小阮的所作所为不知是出于个人同情还是别人授意,如果是阮家的意思,那她也没法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见机行事。玉顺对阮氏言听计从,始终把她当成好人,其他人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翠菊知道她和柳叶儿都不是阮氏的对手,就算许老夫人身边的王妈肯帮她们,估计也没多少用处。

    这么一来,所有的希望都在许家恒身上了。只要许家恒不心软就没问题,他坚持不肯接受阮若诗,阮家还能死皮赖脸地把女儿塞进许家么!既然如此,一味阻止许家恒不去想阮若诗未必是件好事,纸是包不住火的,许家恒自己想不起来也会有人让他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