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病在什么地方

    杜威论人生的行为道德,也极力反对从前哲学家所固执的种种无谓的区别。

    (1 )主内和主外的区别。主内的偏重行为的动机,偏重人的品性。主外的偏

    重行为的效果,偏重人的动作。其实这都是一偏之见。动机也不是完全在内的,因

    为动机都是针对一种外面的境地起来的。品性也不是完全在内的,因为品性往往都

    是行为的结果,行为成了习惯,便是品行。主外的也不对。行为的结果也不是完全

    在外的,因为有意识的行为都有一种目的,目的就是先已见到的效果,若没有存心,

    行为的善恶都不成道德的问题,譬如我无心中掉了十块钱,有人拾去,救了他一命。

    结果虽好,算不得是道德。至于行为动作有外有内,更显而易见了。杜威论道

    德,不认古人所定的这些区别。他说,平常的行为,本没有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

    遇着疑难的境地,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是这样做便有这等效果,那样做

    又有那种结果,究竟还是这样做呢?还该那样做呢?到了这个选择去取的时候,方

    才有一个道德的境地,方才有道德和不道德的问题。这种行为,自始至终,只是一

    件贯串的活动,没有什么内外的区别。最初估量决择的时候,虽是有些迟疑。究竟

    疑虑也是活动,决定之后,去彼取此,决心做去,那更是很明显的活动了。这种行

    为,和平常的行为并无根本的区别。这里面主持的思想,即是平常猜谜演算术的思

    想,并没有一个特别的良知。这里面所用的参考资料和应用工具,也即是经验和观

    念之类,并无特别神秘的性质。总而言之,杜威论道德,根本上不承认主内和主外

    的分别,知也是外,行也是内;动机也是活动,疑虑也是活动,做出来的结果也是

    活动。

    若把行为的一部分认作“内”,一部分认作“外”,那就是把一件整个的活动

    分作两截,那就是养成知行不一致的习惯,必致于向活动之外另寻道德的教育。活

    动之外的道德教育,如我们中国的读经修身之类,决不能有良好的效果的。

    (2 )责任心和兴趣的分别。西洋论道德的,还有一个很严的区别,就是责任

    心和兴趣的区别。偏重责任心的人,说,你“应该‘’如此做。不管你是否愿意,

    你总得如此做。中国的董仲舒和德国的康德都是这一类。还有一班人偏重兴趣一方

    面,说:我高兴这样做,我爱这样做。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便是这个意思。有许多哲学家把”兴趣“看错了,以为兴趣即是自私自

    利的表示,若跟着”兴趣“做去,必致于偏向自私自利的行为。这派哲学家因此便

    把兴趣和责任心看作两件绝对相反的东西。所以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只是要学生脑子

    里记得许多”应该“做的事,或是用种种外面的奖赏刑罚之类,去监督学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