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宣晧轻声笑了:“我敢不答应吗?欠着你一条命呢!”

    『32』第三十二章

我也就笑了笑,说道:“这第一件,我这次出来是托故找吴姐姐的,我怕以后她们会报复她,请你想法子赎她出去。”

“御膳房里的吴春霞?这个好说,她是家里给卖身到宫里的,我找着她家人,让她家人出面赎出去就是了。”

“这另一件事不怎么好办。你别问我为什么,我认识一个青楼女子,是扬州城里万花楼里的萧灵萧姑娘。我本来想自己出去以后再赎她出来的,可是我怕自己万一没有机会出宫,灵儿姐姐就没人救了。你如果有机会找到她,就请你先赎她出来,赎金我会想法子给你的。”

“赎金?你就免了吧,我没钱的时候,会去向皇叔要。”宣晧声音里有低低的笑声,见我气的跺脚,才住了口。

我支支吾吾地道:“这件事,别让其他人知道-----包括宝亲王爷,好不好?”

宣晧停了片刻,点点头:“只是你心底太善良,以后在宫里还会吃亏的-----”最后声音里带了幽幽的叹息。

我好笑道:“我只是想自保,哪儿心善了?”

“即便是无奈,你也从来不会去害任何人,只要有人对你一点点好,你就要想办法回报。这不叫心善叫什么?”

我也就沉默了。

后来也没敢耽误太长时间,我就匆匆回来,躺在吴姐姐身边,再也没有睡着。

九月初六,宣晧成亲,然后搬到惠王府居住了。

皇后浓妆艳抹了,强打着精神支撑到礼毕,回来后病了好几天,才强强地起床。

中间宣昕的岳母王夫人过来探过一次病,皇后把我们都支出去,只有王嬷嬷在身边侍候着,然后两个人说了半天话。

王夫人出去的时候,我正坐在窗户前,正好看见她那带着几分惊慌失措的脸。

天气慢慢凉了,十月份的一天,半夜里,我被几声凄凉的而响彻整个京城的钟声惊醒,慌慌张张地睁开眼,想叫淑香姐姐的,后来一想才记起来淑香姐姐该在皇后跟前服侍的。

急忙点着蜡烛,穿衣下床,来到院子里。

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每个人都惶惑不安,可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有一个老太监跪到地上磕着头哭着说这是皇上殡天了。

不大一会,就有人传过话来,说是皇后娘娘吩咐,准备寿衣之类的东西。原来皇后娘娘早就赶过去了。

接着整个皇宫里一片忙乱。

然后就传出来说是皇上临死前给了王婕妤口谕,二皇子宣昕恭谨勤奋,接替皇位。

给皇上守灵的时候,到没见宣昕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看他还是真心的痛哭流涕,宝亲王和宣晧在悲痛的同时,都透着沉思。皇后娘娘一直掩面而泣,看不出什么表情。

只是那王玉兰,一直在躲避着众人探究的眼神,时不时露出丝丝的惊慌和怯意。

过了没两天,皇上还没入殓,宫里就有太监宫女私下议论,有的说是皇上被王玉兰用了春药,纵欲过度而亡,有的说是王婕妤寝宫里的铃兰花有毒,皇上是王婕妤用铃兰花毒死的。

至于真相可能就永远没办法知道了,因为皇上入殓的那一天,王婕妤上吊自尽了。

后来,又有两个皇上最喜欢的妃子给皇上陪葬,听说是她们自己要求的。

皇上安葬完毕,接着就是新皇登基大典,皇后,不,是太后,脸上紧绷的线条才显得柔和了些,晚上,也能睡着了。

接着就是宫里先皇的那些嫔妃了,出宫的出宫,搬进冷宫的进冷宫,偌大的皇宫里,就剩了太后一个真正的主人。

而新皇的婚期,也因为先皇的驾崩,推到了春天。

宣晧进宫请安的时候就少了,都是在过节的时候才会到,只是这新皇上宣昕,还是和以前一样早晚请安,而且呆的时间更长了。

因为太后说他太年轻,对于政事又不了解,因此她要多过问一些,以免皇上犯了不可弥补的错误。

也是,一般情况下,只要宣昕提出来的见解,太后都会批驳,只要宣昕稍微坚持一下他自己的看法,太后的脸色就不太好,说儿子翅膀硬了,直到宣昕认错求饶才罢休,因此往往到最后,都是以宣昕听从太后意见为结束。

一天一天下来,宣昕基本就不怎么表态了,大多数只是听太后吩咐。

宣昕的脸色也就越来越冰冷。

我这才知道,原来有着亲生父母在身边,也未必幸福。

对宣昕,就产生了一点同情。

另外,心里也有隐隐的不安,总觉得太后好多时候是在针对宝亲王,而且,她看我的眼神,又带了点琢磨。

    『33』第三十三章

心里忐忑着,行事更加谨慎了,那个湖边,虽然没有了宣晧,我也不敢再去。不过,幸而我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去处。

在御花园偏东北一点,一条小河像玉带一样绕着一个假山蜿蜒而过,在河水和假山的交界处,迈过几个刚刚没水的石头,对着河水,假山里面竟然有个山洞。

山洞虽然小,刚能容下两三个人,可是我自己在里面就宽敞多了,坐在里面的石头上,看着夜色下波光粼粼的河水和河边小树摇曳的倒影,闻着夜风带来的带着湿气的花香,真的觉得心静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