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学习难不倒,技巧可投稿

    在教师节放假前的这些天里,钱长友一直保持着非常的低调,刻意减淡那次打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尽管那次打架钱长友吃亏不大,还略有小胜,但他不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他看成为好勇斗狠之辈。

    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喜欢别人把自己看得成熟些,也希望自己更惹人注目些。打打架,树立一下威望是一种方法;好好学习把成绩提上去也是一种方法。总之是成为某个方面的翘楚,这样才能增加魅力,散发王霸之气。成名带来的可能只是困扰,相对于那些意气之争,钱长友更愿意把学习搞好,让前世曾经走过的那条路能够走得更平坦,更光辉一些。

    那次打架处理的结果是,钱长友写一份书面检查;李怀义以往在学校表现不错,颇得老师欣赏,也是写一份书面检查,加上校内警告;至于那两个帮凶则是校内严重警告,再违反学校纪律就会被学校开除。

    学校处理的结果只能达到这样的地步,谭海涛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可钱长友倒是感觉这些都无所谓了,反正有异能“圣光”的帮助,背上的伤势好得很快,同时还练就了“苏秦背剑”的绝技,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谈什么解气报仇。只要通过这次打架的威慑,没有人再敢惹他就足够了。

    其实这里的学生绝大部分和钱长友只是简单的交集而已,就像那个李怀义,记忆中两人关系泛泛,这个人中考后便没了音信,连他考没考上钱长友都不知道。那两个打架的帮凶,钱长友更是连名字都懒得记,按照他总结的规律,这类人挺到初三就基本上到头了,或者回家务农,或者各地到处跑干点俏活儿。这个推断中没有丝毫歧视的眼光,纯粹是当时的各项客观条件使然,可能他们多年后回顾自己的生活轨迹时会发出无奈的叹息吧。

    李怀义被学校处理后,人变得本分了许多。不知道是学校责令,还是本人真心悔过,这些天欠初一学生的饭票还了一部分,其余的承诺放假后再返回学校的时候还。钱长友觉得李怀义这次比较幸运,借的那些饭票严格意义上来讲有勒索的嫌疑,而学校仅仅是对李怀义警告而已。李怀义也可能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事后积极补救。钱长友猜测李怀义初一的时候应该表现很好,只是受了不好的影响,才做了一些过格的事。如果通过这次事件的教训,李怀义改正错误,把心思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可能也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蝴蝶效应么?钱长友禁不住揉了一下自己的鼻子。

    初中一年级的课程对于仍然保持前世记忆的钱长友来讲只能用“非常简单”来形容,别的学生还在苦苦寻找刚刚接触到的一些课程的学习入门方法,而钱长友却是不耐烦又不得已地温故知新。

    代数课老师是钱长友的班主任米泉,虽然米泉是刚刚参加教学工作,但课程教得很有条理,也非常有耐心。可对于那些正数,负数,多项式之类的概念,钱长友并不会像别的同学那样觉得新奇有趣。

    钱长友重生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历史课,历史课老师讲课时很有激情,肢体语言丰富,语言也是风趣幽默,但已经“很有思想”的钱长友对于历史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就算把历史课当故事听,也缺乏兴趣接受这种课本式的灌输。

    相对于其它平淡无奇的课程,英语课就显得有那么一些不同。在那些发达地区,小学的时候就会接触英语了,而钱长友身边的这些同学没有这样的基础,自然要从字母,音标这些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一步步地学习。

    钱长友班级的英语老师也是今年来的新老师,叫何桂英,是一位很秀丽的年轻女孩。钱长友对这位老师印象颇深,因为何桂英是属于那种性格比较温和的老师,而且十分年轻,刚刚参加工作,教学经验不足,那时候有几名男学生真的很淘气,还有点儿欺软怕硬,上她英语课的时候经常睡觉,说话,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装傻充愣,甚至当她回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噌地从窗户上跳出去逃课,英语测验一塌糊涂……种种吧,无奈的何桂英都曾经在课堂上被气得失声哭过。一旦班主任处理这些学生,他们就循规蹈矩几天,风头一过,就又开始捣蛋。

    听别的老师说,何桂英的家在教委里有点儿关系,很快就可以转为正式教师,这种说法无从考究,不过何桂英在这里教了两年英语就调回县教委倒是真的。

    后来钱长友上高中的时候,又听曾经当过她英语课代表的学生说,何桂英已经不再当老师了。

    现在上何桂英英语课的时候,那种乱像已经开始渐现峥嵘。以钱长友的眼光来看,何桂英长得蛮漂亮的,青春可人,相貌在学校的女老师当中绝对可以排到前一二名,估计她不会超过二十岁,难怪上课的时候被学生欺负,那些上学非常晚的学生也就比她小两三岁。有时候看着那些捣蛋的学生,钱长友就暗自感叹他们太不懂事了,一点儿都不知道怜香惜玉。

    何桂英似乎还没注意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处境有不好的趋势,那些捣蛋的学生经常被她提问,他们大多回答不上来,何桂英就耐心地给他们反复讲解音标的读法,可这些学生常常是搔首弄姿,言不达意,惹得别的学生在下面偷偷地笑,课堂秩序活跃不假,可有点儿乱。钱长友暗自惋惜,何桂英这番苦心是白费了,估计到期中考试的时候,她会大吃一惊吧。

    何桂英提问钱长友的次数也很多,当然不是小钱同学在课堂上不听话,而是他的读音很标准,被何桂英当作典型来示范。比如连读字母的时候,要求前面都是升调,最后一个字母是降调,别的刚刚学英语的学生常常忘记这一点,而小钱同学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过这种正确的读法听起来的确有些怪异,别的学生会偷偷地笑。小钱同学的心理素质当然过硬了,朗读完后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可别的学生未必会有这么自然,尤其是女生。不过,在钱长友那次闻名全校的打架后,他再朗读英语音标的时候,课堂下面的笑声收敛了很多,可见他的确具有了一代凶人的资本。

    其实只要过两个月,大家对英语熟悉后,没了那股新鲜劲儿,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笑的了,捣蛋的学生自然会去寻找别的有意思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