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处罚

    长公主府与镇国公府两公子当街打架的事,当天陛下就听说了。陛下本就不喜镇国公府,对长公主府的小恶霸他心里也不喜。

    那小子被长公主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纪时不时做些欺男霸女的事。要说长公主府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偏偏眼浅见好的就抢。所以,他两不相帮,当不知道这事。

    长公主可不想就此作罢。第二天早朝,她盛着宫装跑到大明宫殿外跪着。文武百官从她身边经过上朝,大臣们纷纷向她行礼进了殿内规矩站着。

    大臣们知晓长公主今天是寻镇国公府的事来了。多数人暗为镇国公府担心,还有人在心底鄙视长公主,小孩子打架大人上场拉偏帮,实在是有失体统。

    皇上处理完正事,叫了长公主进殿,听她颠倒黑白地告状心里非常不耐烦。这点小事还闹到商议国事的地方找他撑腰,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所谓。要是满足了她的要求,自己怕在大臣眼中不是昏君也离昏君不远了。

    他问左相,这事说大不大也不大,应该怎么处置为好。

    左相向前行礼:“回陛下,这两个孩子打架,按说要先看谁不占理,赔礼道歉就行了。”

    长公主可不干了:“本宫的孙子也算是皇亲国戚,怎可跟普通小官孩子相提并论?”

    左相便闭嘴不言。皇上心里火气渐生,他平静的说:“长公主想怎么样?”

    长公主傲慢的说:“将那小子打个半死扔出长安城,永远不准踏入长安半步。”

    皇上淡声问:“镇国公你说呢?”

    镇国公跪下说:“回陛下。昨天臣回家得知家里的四小子在选砚台时,魏家少爷先是抢了他手里的砚台,后又打了我家四小子一耳光,臣家四小子年少气盛不知退让,他们就打了起来。

    臣昨天就对四小子执行了家法,抽了三十鞭现在关祠堂里,臣家四小子抽得吐血,臣严令不准给药,不准送食。陛下,您看是不是能饶过臣家四小子呀?他现在都只有半条命了,再扔出长安城,怕是活不了了。”他边说边掉眼泪,说到最后就话不成声了。

    朝上各位官员都心生同情和无奈,但他们哪敢开口说话引火烧身。

    长公主不等皇上回话就冲着镇国公说:“没那么好的事,你说在家打了就打了吗?得把他拖到长安大街去当众仗刑一百,然后再扔出长安城。”

    所有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明晃晃要把人往死的整呀。两个孩子打架,犯得着大人出面把人逼死吗?在场的人决定回家要严禁家里的孩子跟长公主家的小恶霸发生任何冲突。一定要他们做到:打,不准还手;骂,不准还口。

    镇国公叩着头:“请皇上饶了臣家四小子的命吧。”

    皇上心想,借朕的手把人家孩子打死,长公主是出气了,黑锅朕来背,想得倒还美。

    长公主正想开口说话,皇上挥了一下手说:“男孩子家谁没打过架?镇国公已执行了家法就不用再打了。”

    长公主又羞又怒,皇上今天居然当众拒绝她,让她老脸没地方放。

    皇上接着说:“镇国公,按长公主说的,把你家四小子扔出长安城,五年内不准踏进长安城半步。散了吧。”

    皇上大步离开,他怕走慢了压不住自己的怒气。

    长公主狠狠的盯着镇国公,冷哼一声转身离开。镇国公低着头,抹着眼睛,一步一步慢慢行外走。大家同情的看着他,但又能怎么样呢?

    太子也听说了这场风波,他派人去了镇国公府打探消息,老国公爷回复让他别担心。太子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老实低调的镇国公府,跟长公主府对上了。既然老国公爷让他不担心,想必是他们有了对策,他便放下了暂时不管。

    镇国公回府跟大家说了朝上发生的一切,所有人吓了一大跳,这要是皇上听了长公主的话,把自己四小子拉到长安街仗一百棍,那还有命吗?

    镇国公心想,表面上这场打架风波最后是长公主占了便宜,实际上她损失更大,因为皇上恼她了。

    镇国公说:“尽快送四小子出城,出城的时候大张旗鼓,出城后立刻换人改道行走,长公主一定会追杀四小子。这个恶毒的女人。”

    老国公说:“得寻几个武功高强又忠心的人去护送,四小子这一路上会很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