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苏若华出了杏花春,一时却又改了主意。

    她先至小厨房叮嘱了一回帮厨的姑子,太妃口味刁钻讲究,许多细节需得一个知根底的人盯着才好。

    出来时,迎头又碰上了甜水庵的监院师父。

    这监院虽不是住持,但平日里督察庵内各堂口诸般事宜,且掌管库房,权力仅次于住持,在庵中可谓地位极高。

    太妃虽是皇妃之尊,但到底身份有些尴尬,且来至人家的地界儿,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怎么也要礼让三分。

    是以,恭懿太妃叮嘱了身侧侍从,务必礼待庵中僧人。

    苏若华一见着监院,缓步上前,温婉一笑:“水心师父,晌午时候了,还这样忙碌,当真辛苦了。”

    水心带着两个年轻姑子,正横眉怒目,不知为什么事发脾气,见了她,脸上的怒气不由自主的便先消了三分,两道浓黑的扫帚眉垂了下来,双手合十微笑道:“苏姑娘,这会儿到厨房来,可是太妃娘娘有什么吩咐?”

    原本,庵里的称呼该是施主,但苏若华是个宫婢,又是随太妃寄居此地,身份多少有些尴尬,所以庵中上下皆称她为姑娘。

    她秉性温柔谦和,又是个玲珑圆滑之人,待人接物周到之至,从不以太妃贴身宫女自居,拿大架子压人,故而这庵中上至住持,下至各执事尼姑,大都喜欢她。

    苏若然含笑说道:“不过是太妃娘娘午后要用的茶点,我怕上次传话时没说清楚,帮厨的师傅不清楚娘娘的口味,弄出差错来,可就是罪过了。佛门净地,怎能生出口舌是非?急忙过来告诉给师傅听。”

    她这话说的十分圆润,既说明了来意,又不叫甜水庵众尼以为,太妃挑剔庵中的饮食,把错儿全揽在了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水心笑眯了一双眼睛,说道:“姑娘是福慧双全之人,莫怪太妃娘娘如此看重姑娘,凡事都倚靠着姑娘呢。”

    苏若华浅浅一笑:“一向多亏了师父照料,若非师父事事替太妃娘娘想到头里,怡兰苑也不能这般周全。甜水庵的照拂之情,我们娘娘都是记着的。”

    水心听了这话,虽明知都是些面子上的奉承话,还是听得开怀不已,更喜笑颜开道:“姑娘真是客气了,太妃娘娘肯降贵在小庵修行,是甜水庵上下的荣幸。姑娘这话,太过客气了。”

    苏若华微笑颔首:“太妃娘娘那边还等着我,就不耽搁水心师父的差事了。”

    两人相互道别,各自离去。

    待苏若华走后,水心敛了笑意,又往库房行去。

    跟随她的两个徒弟,一个便问道:“师父,这苏姑娘不过是个宫女,何必对她如此礼遇?”

    水心淡淡说道:“你们莫瞧不起她,自来英雄不问出身。依着这苏姑娘的人物品格,日后必定不会是池中之物。”

    那小徒弟似有几分不服气,又道:“师父,她不过是个宫婢罢了,能有什么作为?再说了,如今宫里做主的是太后娘娘,她跟着太妃,能有什么前程?”

    水心面色肃然,说道:“出家人,怎能在人背后搬弄口舌是非?这等话,往后不许说。如让本座听到,必定以庵中规矩惩治。”

    那两名小徒顿时一凛,连忙称是。

    水心又道:“今日,皇帝来咱们庵中上香,面上是为众生祈福,实则是为了探视太妃娘娘。虽说,今上是太后扶持着,然而亦在太妃娘娘膝下抚养良久。往后的事,还难说的紧。”说到此处,她不敢再多议论宫中的事,便闭口不谈。一行三人,往库房去了。

    苏若华眼看左右无事,算着时辰,差不离皇帝也该起驾离去了,便逶迤往怡兰苑而去。

    才踏入怡兰苑门槛,果然见院中唯有两个年小的姑子在扫地,宫里跟来的那些人都不见了。

    她缓步入内,那两个小姑子见了她,忙笑道:“苏姑娘回来了,适才太妃娘娘都问了你三遍了。你一会儿不在跟前,太妃娘娘就念叨呢。”

    那姑子说这话时,正逢容桂端了一盆水自屋里出来,闻听此言,脸色顿时便有几分不自在。

    苏若华向那两个姑子笑了笑,走上前去,问道:“我不在,娘娘跟前可有什么事?”

    容桂生着一张小小的瓜子脸,下巴尖细,细眉圆眼,唇色极淡,站在风口里,颇有几分楚楚可怜的意味。

    她摇了摇头,轻声回道:“回姑姑,无事。只是,太妃娘娘问了姑姑三次,似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