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卓谨下车才发现,齐慎带她来到了一座茶庄。她有些意外,在这样喧闹的都市里,原来还隐藏着这样一个脱俗的地方。

  进门的地方是仿古建筑,古朴却也庄重。木刻的匾额上用行书体写着“云楼”两个字,其中,繁体的云字,虽是浓墨书写,但枯笔却也舞得恰到好处,配上红色的底面,整个横招醒目而大气。

  底下的宅门上挂着古铜色的门环,卓谨觉得自己似乎穿越了时空,到了明国时期的中国一般。

  齐慎似乎是见惯了一般,对她低声说:“周姨喜欢古朴的设计,里面还有更让你吃惊的。”说完就拉着卓谨走了进去。

  青石小道,仿似世外桃源一般,小桥流水,清泉流泻,滴滴咚咚地击在碎石底的池壁。让卓谨感觉到眼前一亮的却是池中盛开的荷花,白色与粉色的睡莲,在微风中摇曳着,兴许着正是下午三点多,池中的睡莲怒放着,各自彰显着自己的美。她看到这样的景致,心中的欢喜自然溢于言表。齐慎也不多言,只是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卓谨顺着看了过去,才发现齐慎指的一个水车,一片假山之中,架着一个水车,叮叮咚咚的水声就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节奏平稳,低缓,却也源远流长。卓谨有些好奇地看了看齐慎,齐慎也就朝那个方向走了过去,她自然迈着步子跟了上去。

  等到走近时,才看到那座水车下面不规律得散排着数个竹筒,水车上流下来的池水,就这样轻轻地击在了竹筒上,发出了声响。齐慎笑了,“周姨这些可是大有讲究的,这些竹筒都是炮制过的,该保持怎样的厚度,长度都是专门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池水击打在上面产生的声响显得规律而不杂乱。”卓谨听到这样的叙述,心中联想到的却是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甬钟。

  虽然甬钟的钟面上的有钉状突起,而竹筒没有,但两个东西给她的感觉却是很类似。

  正在这时,齐慎出声打断了卓谨的思绪,“谨,周姨单名一个云字,这座茶庄就是以她为名的。”

  卓谨在听到这样的说辞时心中一惊,她本以为齐慎一开始说周姨喜欢古朴的设计,所以和他们约在这里,再加上周姨作为齐慎父亲的妻子,她便下意识认为周姨是一位以家庭为主的女子,一定是以齐慎父亲为生活中心的吧。此时却听到齐慎说这座茶庄是周姨的,心中实在颇为意外。但也不好在这个时刻询问齐慎,便随着齐慎进了主屋。

  看上去亭台楼阁设计的主屋,里面也是古风气息浓厚的摆设,两旁的侍者也都是身着颜色素雅的旗袍。齐慎也没等卓谨仔细打量,牵着她的手向着里屋的一间房走去。

  她突然有些紧张,便伸手拉了下齐慎的袖子。齐慎可能也意识到她情绪的转变,也就回过头,看到她紧张的神色,便轻抚了她的发,低声说着:“谨,别紧张。”

  卓谨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用力地扯了下裙子的下摆,齐慎探出手,抚摸向她的唇,“别咬,又不是让你见国家主席,衣服没有褶皱,再继续拉就真的就有了。”卓谨仿佛被吓到一样松开了手,紧张地看了看裙子的方向,“见周姨你都紧张成这样了,那日后见我父亲怎么办?”耳旁响起的是齐慎戏谑的声音,卓谨却在这样的调笑中更为紧张,更加无助地看着齐慎。

  这双小鹿一般的双眼,含着无助与紧张,令齐慎爱怜不已,他按住卓谨的肩膀,神情温柔地说:“有我在。”

  说罢旁边门突然就打开了。

  “终于来了,进来说话吧。别杵在门口了”那扇门里突然走出一名女士,语气平缓,眼神温柔地看着他们。卓谨有些楞地站在那里,齐慎却揽住她的肩膀,笑着说,“周姨,这是卓谨。”又看了眼卓谨,眼神示意着。

  庆幸卓谨并没有完全走神掉,她略微结巴着:“您…好,周姨。”

  只见周姨高兴地笑了,走到她的面前,拉过她的手,端详着她,手中轻轻摩挲着,“快,快进来,小卓,来阿姨这里。”

  卓谨发现眼前这位已经上了年龄的女子,笑起来时眼睛缓缓地半眯着,笑纹凸显,嘴角甚至还有浅浅的酒窝,整个人因为这些变得温柔而和善。

  卓谨突然之间就不再紧张了,她感觉眼前这名长辈并没有任何刁难的意思,有的仅仅只是温柔的和善罢了。她点点头,便随着周姨进去了。齐慎看到这样的场景,自然是高兴的,也就跟着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