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作为

    平奈的居民算是最先知道易庭发出的檄文的人,檄文发出的当天,城防营派人在各个街坊间宣读檄文。所有人沉默地听着,也等待着观望事态的发展。生活在王京的人对这样的事情总是更加敏感。夜深人静时,若是有人侧耳倾听,黑暗中,每家每户都在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他们是最不相信檄文内容的人。平奈的居民对先王的王子并不陌生,而关于王子的消息总是散布得最快,他们很清楚,易洛虽然是个冷酷的人,但是,并未不堪到檄文所说的那样。当然,真实与否并不重要。事实上,平奈城中,贫困些的家庭将之视为闲聊的谈资,富贵人家则在紧张地计算叛乱能否成功。

    王京戒严,但是,因为生活需要,每天仍有一个时辰的交易时间,尽管城防营的士卒一直在虎视眈眈地巡逻,在东西两个市坊,人们仍然能抓住每一个机会交换自己的讯息与心得。

    王宫、羽林军司府的情况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

    “周老哥,昨儿还是没见着你家大人?”菜摊前,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蹲到正在挑拣的人身边,一边也挑拣油菜,一边低声询问。

    “这菜可不太新鲜啊!”被问的人年纪稍大些,但是,精神矍铄,有种行伍出身的人特有的戾气,他仿若未闻,抬头对菜贩抱怨。

    菜贩也仿佛没有听到胖客人的问题,苦着脸,不停地搓手,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讨好地道:“客倌,不瞒您说,南边的货船有日子没到了,咱也弄不到新鲜菜,您满市坊看看,我这儿都算是好的了!”

    那人也没否认,只是无奈地道:“算了,来三斤吧!”

    “好嘞!”菜贩利落地答应。

    那人两眼盯着菜贩的秤,双唇微动,轻声道:“进不去,前后几十贯钱出去了,也只得了个口信。”

    “承惠,一共四十八文!”菜贩秤好份量,给他捆好,一手将菜递给他,一手伸出收钱。

    “什么?”这次是两人同时扬声质问。

    那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走开,毕竟,他还没买,年纪大些的那人却毫不客气:“昨儿菜价才十文一斤,今儿就十六文了?这菜比昨儿还差!”

    “客倌,就是这价,您要不信,您就去别摊看看,不过,这菜我可不会给您留着!”菜贩这回理直气壮,一副随便你的模样,跟着,也压低了声音,道:“您不知道,平奈码头都三天看不到船了,我们这些人的存货一清,恐怕就没菜了!”

    “那也太贵了!我可是老客了,你也太没交情了!”周老哥很坚持地看着菜贩。

    “要不,我这儿还有一筐莱菔果,您要是要的话,我算十文一斤给您,怎么样?”菜贩显然也很厚道,市坊里价格是十二文一斤。

    “唉,这样吧!”周老哥作了决定,“这些菜连莱菔果我都要了。老规矩,你给我送到府里去!”

    “好嘞!”菜贩连连答应。这样结束今天的生意也不错,可以早些出城,省得到快戒严的时候出城跟那么多人挤。

    接过周老哥递过来的竹签,菜贩立刻收拾起摊子,扁担一挑,便离开市坊,周老哥却仍然在市坊转悠,又买了半片猪、三十石面以及零碎的姜葱等等,都给了个竹签,让那些人送到府里去,直到戒严前半个时辰,他才拎着一大罐油与一瓶蜂蜜慢慢离开市坊。看他一高一低的脚步,显然是腿脚不太利索。

    沿着街道,转了几次之后,周老哥进了一处大宅的后门。这座大宅距太元门仅有一个居坊,是羽林军司周思安的府邸。那名“周老哥”正是周府的总管周且,本是周思安的亲信卫卒,曾受过重伤,又无依无靠,就被周思安留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