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执政必须要年轻化,朝廷重臣不能再暮气沉沉了!我看李长秋、陈东、欧阳澈、欧阳论、王崇仙、李墨涵、曾言、王长龄等都可大用。”王泽毫不客气地说出了一大串人名,其很多都是他的弟子或是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当然也有几个与他保持距离的人,管需要提携自己认为能够保证政策延续的人,但起码的制衡还是必要的,没有制衡即便是俊杰之士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失误。

    朱影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明白王泽的弟子们不仅武官已经陆续步入高等将校甚至侍卫大军都校一级行列,官也已经开始向高等官迈进,其所蕴含的寓意断不可一二言道。

    “参知政事是副相,岂能等闲视之。。。。。。”朱影不觉间与王泽打起了哑谜,毕竟兹事体大,她心也没有底,还应该看看王泽下一步具体的打算。

    “欧阳澈或许不错,他担任翰林学士多年,又出知地方大郡。。。。。”王泽若有所思地说出这个名字。

    朱影一怔,她没想到王泽竟然属意于欧阳澈,简直太意外了、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按常理说,欧阳澈和王泽走的并不近乎,王泽压根不须要举荐他,以免日后招来一个莫名奇妙的阻力,她怀有一点好意地道:“此人八面玲珑、似乎过于圆滑,用之慎重啊!”

    王泽却不以为然地笑道:“欧阳澈虽然为人圆滑,但这却是他做人聪明之处,有些时候一些出人意料的安排或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说了这位欧阳学士和李伯记走的似乎很近乎。。。。。。。。。”

    朱影对王泽未之言不禁为之加不解,既然欧阳澈与李纲关系甚佳,那王泽就没有理由举荐欧阳澈进入都堂,范宗尹虽然逐渐趋于守旧,但他至少表面上没有和李纲走的太近,要是由欧阳澈代替了范宗尹,本来还能够勉强分化掌控的都事堂,可能会被李纲占据优势。虽然目前王泽与李纲的关系几乎等同于联盟,但她能看得出,李纲对王泽的施政并非样样都是满意,尤其是对于王泽和凤凰山书院影响不断做大,抱有极高的警惕之心,不过是为了北伐大业成功而极力和王泽存异求同罢了。

    王泽意味深长地道:“战前的准备不能不依赖于李伯记,开战之后,不能离开李伯记!”

    朱影心把这句话品味三分,她此时算是明白了王泽深意,原来这是他以退为进、惯用的伎俩,这一次只不过是换了个面目,没有自己隐身幕后罢了。

    王泽亦是颇为自得的笑了,他笑的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从容,因为他有绝对的把握吃定了李纲的戒心和欧阳澈圆滑,他不怕欧阳澈进入执政圈子后会给他带来弊大于利的影响,相反他认为会给他带来远远大于弊的利益。

    朱影眼看王泽已经下了决心,自己再说就多了,既然王泽有这么大的把握,拿自己不妨同意就是了,轻轻叹息道:“但愿你做的正确!”

    王泽慢慢颔,一双眼睛柔和但不失距离地望着朱影,并不置可否。

    “看来北伐的事当真要今年提上议程了?”朱影淡淡地问了一句,但她的目光还是有点游离不定。

    “是李伯记已经按耐不住了!”王泽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

    朱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叹道:“你说的不错,不仅是李纲别人也等不及了,很多人都这一天头都白了!”

    “或许我也有点等不及了!”王泽稍稍垂,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杭州凤凰山书院

    研究院,邝立与聂诺、郭无为三人陪伴着张云仁和封元二人院子说话,张云仁和封元二人手各自拿了一个铜制的长筒,前宽后细、后都镶嵌着一块深色的镜子,前面却有一个铜制盖子,整体样子非常独特。我?看_书斋

    邝立一脸自豪,神色间得意洋洋,聂诺神情憨厚地看着张云仁和封元手的长筒,而郭无为却笑呵呵地道:“二位师兄要小心啊!这物件可是花费了几位师兄弟多年的心血和气力,你们可得小心点,别拿着不当好物件使。”

    张云仁看了看手的铜制长筒,一脸不解地道:“这就是你们多年来守的严严实实的�t望镜”说这话举起来就看,却大呼小叫地道:“这不是鬼扯嘛――什么也看不见。”

    “哈哈。。。。。。。”说着邝立、郭无为爽朗地大笑,连聂诺也忍不住捂嘴偷笑。

    “二师兄,后面的盖子没有安装,前面的盖子还没有拿掉,自然看不到了!”对于张云仁师兄弟面前毫无身份地作态,引起大家一阵哄笑,聂诺第一个止住笑声,好心地为张云仁提醒了一下。

    张云仁愕然看着�t望镜前端,那张脸腾地一下子涨的紫红,甚至连脖子都红了。

    封元亦是尴尬地打开前面的镜盖,暗想自己幸亏没有出头,好是张云仁不然这个丑可就溴大了,他举起�t望镜对这郭无为看去,这下倒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个镜面恍入眼睛的是郭无为还张着小的大嘴,两排白森森的大牙一张一合。他连忙放下�t望镜,道:“你这厮吓了为兄一跳,这么大的嘴,能放下多少斗米粮?”

    郭无为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断断续续地道:“师。。。。。师兄――弟若是这么大一张嘴,那武状元也轮不到师兄来拿。”

    封元的笑骂声,众人一同开怀大笑,师兄弟一起毫无公务上的拿捏。

    张云仁却正色道:“�t望镜却是好东西,茫茫大海上需要能够张望陆地的器械,如果哨卒能够据此侧位,海战我大宋侍卫水军必然不惧任何强敌。”

    宋军的侍卫水军经过多年的展,已经拥有战船千艘,将吏数十万,尤其是余艘五桅之上的大型车船,放眼整个东海和南海,已经没有可与之抗衡的力量,强劲的金军海上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船队,几次造船都被侍卫水军长途奔袭毁灭港口。唯一让侍卫水军保持强大兵力的理由就是保护海外军州、维护水道畅通,另外一个就是西洋上还有一个强大的身毒国水军和时不时出现眼边的大食水军,张云仁眼,�t望镜的出现,对于日后海战有着绝妙的助力。

    封元亦是意识到�t望镜的出现非同凡响,既然能够放大人的影像,那观察远处敌情必然便利非常,当下笑道:“不仅是海战,它日陆战之时,将帅只要用�t望镜通观战场,对手一举一动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