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行――南京顺天府,但老居民仍然喜欢习惯性地称呼江宁,这个老名字蕴含有对汹涌东流大江的某种敬畏。我?看_书斋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已经到了秋佳节,这是除了元旦之外,姓们喜爱的一个节日了,也是仅次于元旦的一个重要节日。

    行大内宫的望月桥早已经修饰一,望月桥是洁白晶莹白玉石修筑,然后用金钉结铰,桥下的河里还有盛开的莲花,桥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饰物。望月桥两端有修建精致的倚桂阁、秋晖堂,专门供帝后赏月之用。

    行内外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已经准备妥当晚上彻夜狂欢所用的物品,当然有必不可少的月饼、花酒。除了朝廷例行公事的祭祀太阴真君的活动外,民间是准备了晚上观赏的花灯,准备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后,出来赏月观灯,城内外的军民无不准备了祭品准备祭拜月老。男女老少,不论贫富贵贱,即便是十几岁的孩子也要穿上成人的衣服,条件好的就登楼望月,条件差的要么上自家的房顶,要么空地里放张桌子,上面摆好香炉祭品,全家人磕头祈祷。男的或许是祝愿自己金榜题名当大官,娶十个八个漂亮老婆,女的则希望自己越长越漂亮,能够拴住夫君的心思或是找一个如意郎君。

    秋的这天晚上除了大内皇城关防紧闭外,其它内外城各门关防大开,除了当值的禁军门卫守卫,内外姓可以随意穿越各门游走观赏灯会,许多商贾都早早提前做好了准备,要这一夜狠狠地赚上一笔,这些商人知道即便是陋巷里的穷苦人家也会把衣物拿出典当,换些钱来沽酒割肉,好好地过一个节日。何况随着朝廷岁收不断增长,国用日益殷实

    今年,由于国运昌隆、国库丰韵,朝廷对秋很重视,皇宫外的御街上扎上了彩楼,准备了场地、布设了宫灯,准备晚上皇室成员彩楼上观灯,与民同乐预示天下升平。对此朝廷极为重视,秦桧曾言此次秋佳节,朝廷于鼓奋人心,须精心布置、以显示天朝气象,于是身为进执政的欧阳澈全权负责办理典礼事宜,刑部都巡检司、皇城司、南京顺天府的各路使臣纷纷出动明里暗里的维持治安,由欧阳澈节制办差。

    王泽并没有介入城秋庆典,而是轻车简从出了城,来到了玄武湖畔别院,由于秋的喜庆,他把崔氏和虞蝶两位夫人都带了出来,并邀请了细君与绛衣二人前来。李墨涵、王崇仙等弟子早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秋佳节各自白天举家拜会王泽后,才匆匆回去自己的府邸准备晚上登高饮酒赏月。

    多年来,细君出入别院多,王门家人的眼她就是别院的女主人,但每当崔氏前来别院小住,她都刻意避开不与崔氏见面,倒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两下里相约无事多年。王泽竟然相约她们一同欢聚赏月,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细君细细品味王泽心思后,才决定由杜三娘与绿衣主持楼姑娘们吃酒观灯,她与绛衣二人一同前来赴宴。

    正当行陷入焦急地等待日落的晚景时,兵部都巡检司却是另一番情景,上名缉捕使臣早早地坐被包下的酒楼大厅内,桌子上净是些山珍海味、精致糕点、牛羊猪肉,他们放开肚皮量的吃,唯一遗憾的是每人仅仅有两角酒,还不够几口喝的,但毕竟满桌都是平日里不舍的买的佳肴,尤其是市面上不多见的牛肉,虽然美不足却计较不了那么多了,桌上地下一片狼藉,令跑堂的狠的直跺脚,暗骂这群大爷太折腾人,待他们吃喝完后打扫完都什么时辰了,要不是

    为了一贯赏钱,他才不愿这里侍候。

    “兄弟们情的吃,吃完后每人这月的俸禄加一千钱。”一名等武官打扮的年人走进大厅,眼看着上缉捕使臣狼吞虎咽的壮观场景,他宽慰地笑了笑,高声吆喝一句。

    “多谢提举大人。。。。”

    “提举大人酒太少,能否再沽几角酒?”

    “你小子一个喝了三人的就还不知足。。。。。”

    众位缉捕使臣纷纷攘攘的吵闹声,那名年武官呵呵地笑道:“酒后误事、酒后误事,今夜行动非同一般,要捕拿的厮鸟武艺高强,又有护卫侧,与你们几角酒吃就是便宜你们了,还要此刮噪,喝多了不仅误事,还会让皇城司和顺天府那帮鸟人笑话。好了――如此就捕拿之后,咱们再此处吃酒,到时候好酒好菜管个够,就看你们谁人有诺大的肚皮了。”

    “提举大人说话算话,兄弟们明日就来坐着不走了。”

    “刘三鸟嘴,提举大人何时说话不算话了?”

    “大人――咱们今日要去拿那个。。。。。。怎么咱们弟兄还云里雾里,这叫什么事。。。。”

    年武官正色道:“不要多问,到时候你等就明白了,今夜行动由都巡检使大人亲自调,副都巡检大人亲自上阵节制,咱们都巡检司担当捕拿主力,皇城司和开封府巡检司不过是打打下手,弟兄们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好好的干,快的话晚上还可以去御街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