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一边倒的屠杀几乎没有人逃脱的可能,但还是让一个人逃脱了,那人不仅破围而去,而且跃上房顶打伤两名禁军弓弩手,夺了一把钢臂弩和几支弩箭,令殿前司都巡检司、皇城司和顺天府官吏面前丢了颜面。丢面子归丢面子,心下暗讥笑又是一码事,缉捕使臣已经有几十人伤亡,大家都憋了一口气谁还有心思取笑别人无能。剩下的人根本不用号施令,立即展开了追踪,兵部都巡检司和顺天府巡检司立即召集所有缉捕使臣拉网式寻,因为他们知道天色将晚,逃脱之人很容易混入人群之逃逸而去。但他们希望这个亡命之徒逃走,而不是潜入城门关防大开的江宁城,想想晚上皇帝将等宣德门外彩楼与民同乐、共祝秋佳节,而此人手有射程达三四步的钢臂弩,这些负责内外治安的官员、使臣和吏员就不寒而栗,连都巡检司的几位大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急忙传令各处关防严加盘查行人,凡是可疑者立即擒拿,一旦遇到反抗格杀勿论。

    兵部都巡检司和顺天府巡检司的缉捕使臣们,带领各自手下的吏士大街小巷地捕拿,皇城司的铺卒也加强了各条街道的巡哨,殿前司派出精锐弓弩手与刀手近千人配合围剿,渐渐天色暗了下来,却毫无那人踪迹,这些人无不是焦虑万分,生怕皇帝有个闪失,就是一个朝廷大臣被刺伤他们也承受不起御史台的弹劾。

    当一直没有回家过节的欧阳澈和一干当值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当即脸色就绿了,他立即入宫陛见,而此时赵谌与韩皇后慈宁殿请朱影用膳,准备晚膳后一同等彩楼观灯。

    “什么――这么多使臣围剿区区数十人,竟然让他们走脱,难道这些巡检使臣都是一群饭桶?”赵谌听到消息后,脸色亦是变的极为难看,忍不住骂出口来,但他下意识对皇城司留了口德,毕竟这是他的一支亲兵。

    欧阳澈呆呆地站立大殿门口不敢应对,脸色却极为尴尬,因他是外官能进入后宫已经是恩赐,只能慈宁殿进门门口侍立待旨,但赵谌的叫骂声他还是能够听得到。

    韩皇后眼看赵谌为了这点微末小事,竟然对执政和监司大光其火,她那双美眸透出深深地恐惧,连忙搂紧年幼的陈留郡王赵炅,以免自己的孩子被吓到了。

    朱影冷冷地看了赵谌一眼,淡然道:“官家――既然城内可能混入女真探子,还是谨防狗急跳墙!是不是传诏。。。。。。。。”

    “母后多虑了!不过是一个区区丧家之犬,朕堂堂大宋天子,岂能为了一犬而失信于民。”赵谌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朱影未之言,不以为然地道:“无论如何,朕必须要出宫,�是天子岂能言而无信。”

    朱影无奈地深深叹息,对于赵谌为何大光其火,她心知肚明。自从企图收回权力的行动失败后,赵谌和韩国公主赵柔嘉也引了矛盾,尤其是外朝宰执几乎是一致默许甚至支持的情况下,随着内务府的设立,皇权不断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官集体决策制的形成,朝廷已经形成皇权被限制御用玺印、执政、台谏官任免和宗人事务上,失去了对尚书以下大臣的任免权力,虽然表面上官七品以上仍然有终决定权力,但实际上都是由宰执们规策之后,皇帝用印玺而已,官进退转迁已经慢慢地脱离了皇权控制。内廷与外朝实际上处于矛盾的风浪口上,赵谌每每遇到外朝一点小事,就对执政或是尚书、侍郎等大臣言辞斥责,丝毫不留情面,时常令许多大臣非常尴尬,君臣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张。

    “那就随官

    家心意了!”朱影转念一想,认为不过是一个漏网之鱼,禁军护卫的御街上,根本靠近不了彩楼,何况惶惶丧家之犬或许不会入城,早就沿着乡间小路北循逃命去了。

    “那也应该多增派班直才是。。。。。”韩皇后倒底是关乎赵谌,忍不住说了句话,不想却遭到赵谌一通白眼,急忙抱着陈留郡王赵炅,不再多说话了。

    “今日皇家与民同乐,康王亦是携全家登楼,朕岂能为一个奸细坏了天家团聚,皇后还是不要再说了。”赵谌收回那道冷峻的目光,感到自己对皇后这一眼有些过份,随即宽慰韩氏一句。

    “传旨――今夜朕与太后、皇后、陈留郡王同登彩楼赏灯、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