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故人今何在

      “哈哈,玄德不必如此,一群私欲熏心的短视之人而已。纵然会盟一处,上不能勤王业,下不能安黎庶,要他们何用?”

  袁绍笑着走了过来,瞥了一眼冲自己轻轻点头示意的袁谭,笑道:“玄德三兄弟可愿随袁某共回渤海?”

  刘备与关张二兄弟恭敬地冲袁绍一拜,郑重地说道:“刘备虽然无能,我这两位兄弟却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我三兄弟本欲投奔朝廷,为国效力,然而破黄巾时,也立下大小战功。却只因为朝中无人,以至功勋难表,只封了个安喜县令,做不过两月,又被去职。”

  刘备叹气道:“男儿大丈夫,谁不想能为国效力,施展抱负?可是朝廷失政,我兄弟为国建功,却报国无门。辗转流离,身无一官半职;会盟讨董,又处处遭人白眼。”

  刘备说着说着便勾起自己心中的苦楚来,自己说是皇叔,可又有谁承认呢?一个小小督邮都敢斥责自己诈称皇亲。自己自幼胸怀大志,自认才能过人,时时想着干出一番事业,可是现实却是处处得受人白眼,哪里算的上是大丈夫!

  袁绍安慰地拍了拍刘备的肩膀,刘备回过神来,冲袁谭一拱手,说道:“上天垂怜,让备遇到了袁将军父子。当初尚未识得少将军时,少将军便多方奔走,为刘备置下身份文牒。会盟以来,对我三兄弟更是处处维护、提携,我刘备又不是铁石心肠,怎么会无动于衷?袁公名门之后,四世三公;当初在洛阳剑指董卓天下闻名;而今又为诸侯讨董之盟主,连复城隘。刘备虽然鄙陋,却也愿意与我这两位兄弟一起,为少将军效力、为袁公效力,辅佐贤父子,匡扶社稷,安抚黎民,方不负平生之志!”

  关羽张飞一起拜道:“我等兄弟愿一心辅佐少将军、辅佐袁公。”

  “哈哈,好!好!”袁绍开心地扶起刘备兄弟,捻着胡须笑道:“玄德啊,我与我儿俱为一体,与旁家不同。你三兄弟不必顾忌许多,辅佐我儿便是辅佐我啊。”

  刘备与关羽张飞对视一眼,更加放下心来,赵云走了过来,与三人亲切地叙话,袁谭望着刘备三人,不由得泛起一丝笑意,说实话,他也曾想过,刘备这位后世的汉昭烈帝,真的能为己所用吗?

  可是仔细想想,现在的刘备一无野心,二无根基,飘零辗转,无路报国。可以说是收服他的最好时机。收服了刘备,威震华夏的关羽、万人难敌的张飞先不必说,便是刘备自己,也是袁谭心中重要的臣子。

  自家人知自家事,袁谭固然对自己的能力极为有信心,但谁也不是万能的,袁谭很清楚自己短板,自己只对那些历史上有名气的人较为了解,可是一个政治实体、一个强大的势力只靠顶尖的几个人撑起那是不可能的,必然需要大量的中坚人才作为支撑。选拔中间人才这一方面,袁谭自认做不好,而袁绍手下也没有这方面的高手。

  而刘备,无论是发掘出关张赵,还是对诸葛亮、法正的任用,都体现出他的善于识人。尤其是对当时名声响亮,连诸葛亮都极为看好的马谡的判断,更体现出刘备卓绝的看人眼光。因此,刘备是袁谭心中极为重要的一员臣子。

  至于日后刘备会不会渐渐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袁谭笑了笑,若是在先手收服刘备的大势之下都不能让刘备归心,那只能说明自己确实不配做刘备的主公、确实不配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纵横驰骋。

  正在帐中诸人相谈甚欢之时,逢纪、高干、袁宇走了进来,一起恭敬地对袁绍、袁谭行礼,逢纪早就看出袁绍对袁谭的态度不一般,因此处处以臣下的礼节对待袁谭。

  袁绍笑哈哈地说道:“来的好,元图,元才,玄德三兄弟已归顺我儿,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这三兄弟皆是本领过人,你们以后定要齐心协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