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准备登岛

    “文庙?”周侯灿听见徐麒的声音变了调,瞬间便反应了过来。

    在卫城中建文庙,这本身就昭示了镇海卫的兵卒对文化的向往,对改变命运的向往。

    文庙是文教昌隆的象征,可镇海卫却连自己的学府都没有,只有文庙旁边一座小小的讲堂。

    这座讲堂还是成化年间镇海卫人私自设立的。

    “徐兄,”周侯灿上前几步,站到徐麒的身旁,和他一起向文庙看去,“你放心,漳浦县的话是作数的,徐兄你近日可以准备准备,等朝廷的诏令到了之后就可以到漳浦县了。”

    “好,”徐麒的语气很是郑重,对周侯灿抱了抱拳,“我们镇海卫全卫上下都不会忘了漳浦县的好的。”

    表面上看,增加的这几个名额并不算什么,顶多多让十几户人家的孩子能去上学罢了。

    在之前,漳浦县就一直是镇海卫学子求学的首选之地。宣德七年,佥都御史林时槐建议卫之学子依附漳浦儒学教养,照例科贡。从此之后,漳浦县学就一直承担了镇海卫学子的教育任务。

    然而随着镇海卫的发展,到了近些年,卫里的人丁已经增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正统年间开始,镇海卫的学生就已经去往别的县城就学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去往漳浦县读书的镇海卫人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现在镇海卫的学生只有一部分在漳浦县上学,另一部分则在龙溪等县上学,甚至还有在兴化府读书的。

    所以漳浦县这里就开了一个先例,是府县主动免费给镇海卫增加名额的先例。

    此前镇海卫都是要为这些孩童的读书付出代价的,但现在漳浦县给了镇海卫几个永久名额。虽然顶多算是附学生员,但是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不说这个了,我带你去别的地方转转。

    “那边是城隍庙,那边是乡贤祠。”徐麒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往不同的方向指着。

    虽然周侯灿看不见,但他还是很配合地跟着徐麒的手转着脑袋。

    “明天要是上澎湖,周兄弟你还可以在城外看见关帝庙、妈祖庙,还有其他很多庙,我也说不上来。”徐麒想把外面的庙一一列举出来,但是他发现自己也不太清楚外面究竟有多少庙。

    “诶,徐兄,那块儿牌坊是什么?”周侯灿见前面有一块牌坊,便不禁好奇开口询问道。

    “那是名宦坊,”徐麒抬头看了看,“纪念的是陈真晟和周瑛二位先贤。”

    虽然周侯灿没有听过这两人的名字,但他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是在往城外转吗?”周侯灿进了卫城之后就丧失了部分方向感,此时见徐麒带着他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走,便顺便提了一嘴。

    “不是,先在卫城里转一圈,周兄弟想往哪儿去?”

    “我主要是在卫城里有些迷了方向。”

    “确实,卫城近些年的人越来越多,这房舍建得也是越来越挤了。”

    “只是,徐兄,冒昧问一句……”

    周侯灿刚想说什么,便被从远处跑来的一个人打断。

    “徐佥事,侯同知让我知会你一声,午膳已是备好了。”

    “好,我知道了,”徐麒带着歉意但又疑惑地看向周侯灿,“不知周兄弟方才想说的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