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77、第七十七章

    听了刘氏的建议以后,王六果真去找了城里其他的粮商。

    正如刘氏所言,非奸粮行一来,绵州城里的粮商们都慌了神,正不知该怎么办呢。王六这一出来,商人们都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大家一拍即合,纷纷积极响应。

    于是往后的几天里,王六每天早上都会斗志昂扬地出门去找商人们商谈。谈到晚上回来,一点不见疲色,反而神清气爽。他满心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办成一件大事了。

    然而又过了没几天,这样的情况就改变了。早上王六出门的时候不再兴高采烈,回来的时间也比先前早了,一回来就发脾气,跟受了多大气似的。

    刘氏发现了丈夫的变化,连忙询问究竟。王六正愁满腔怨言没处发泄,马上一股脑全朝着妻子倒了出来。

    “蠢货!那些家伙全是蠢货!”

    “奸商,都是奸商!除了我以外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原来这几天下来,商人们的矛盾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众人根本没法把力往一处使。不往一处使力也就算了,有些人还暗搓搓算计别人。于是结盟还没结成,众人反倒先内斗起来了。

    王六作为牵头之人,原本以为自己能有些话语权,也有心想要主持大局。奈何他在商人之中既不是年纪最长的,也不是生意做得最好的,压根没人搭理他。每次他想说点什么,都会招来一堆拐弯抹角的冷嘲热讽,简直把他气得够呛。

    刘氏听了这话,也是大吃一惊,不解道:“你们前几天不是谈得挺好的么?你还说这事肯定能成。怎么这两天忽然就闹成这样了?”

    “废话!”王六唾沫星子乱喷,“头几天我们压根就没聊怎么办事,光顾着在那儿放狠话了,能不聊得开心吗?这两天开始讨论每个人要拿多少本钱,要出多少力,那帮家伙就开始一个比一个躲得快……能不翻脸吗?!”

    刘氏目瞪口呆。

    王六又是一阵怒骂,把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心里的怒气才消减些。

    怒气过去之后,他冷静思考了一会儿,叹道:“唉!我原本以为那非奸粮行只不过是财大气粗,舍得砸钱,才能把生意扩张得如此快。现在想想,也不知道他们的大东家是谁。必定是个很厉害的人。光是他能把这么多人管得服服帖帖,全都照着他的意思做事,就足够让人钦佩了!”

    话是这么说,往后的几日里,王六仍抱着一丝希望,继续去找其他商人商讨结盟的事。毕竟若不想法自救,他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结盟之事眼瞅着就要泡汤了——有几名粮商忽然退出了商讨。要是别人还算了,偏生这几个都是城里生意做得最大的。他们这一走,余下一群小商人要怎么办?

    这下王六可彻底慌神了。

    还没等他想出解决的对策,一个更坏的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

    “老六,老六,等等我!”

    王六从茶馆出来,正往回家的方向走,忽听背后有人叫他。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城里的另一个粮商张明。

    张明追上王六,神神秘秘地将他拉到一旁:“你听说了没有?”

    王六一头雾水:“听说什么?”

    张明左右张望一番,道:“你知道老李、老马为什么不来跟咱们商量怎么对付非奸粮行了么?”

    王六立刻问道:“为什么?”

    张明道:“我也是刚听老李家伙计说的——非奸粮行找上他们了,想让他们也加入粮行!他们已经答应了,转眼就把我们抛弃了!”

    “什么?!”王六震惊了,“让他们加入非奸粮行!怎么加入啊?他们又不是阆州的商人!”

    张明好笑道:“你以为非奸粮行都是阆州人在经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非奸粮行之所以能扩张得这么快,因为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找当地的粮商合作。当地粮商加入他们,挂上他们的招牌,照着他们的规矩办事,可其实经营的还是当地商人。要不你想,他们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店开到六个州?他们哪能打通那么多关系,哪能招到那么多人手啊?”

    王六目瞪口呆:“这、这……你怎么知道的?”

    张明解释道:“我在龙州有亲戚,前两月非奸粮行在龙州开业。我亲戚知道我在绵州经营粮铺,也知道非奸粮行很快会到绵州来,所以提前写信知会我了。果不其然,非奸粮行到了这儿仍旧是这套把戏。”

    王六起先诧异,随后陷入沉思。

    他全家老小都在绵州,也没什么别州的朋友,因此这些事情他压根没听说过。他光知道粮行是阆州商人办起来的,却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经营法子。

    他沉思片刻,问道:“那些阆州人没来找过你?”

    张明摆手道:“找我?他们能看上的都是大粮商,我就开那么一爿小店,哪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再者说了,就算他们找我,我也不想加入他们。你说我原本生意做得自由自在,他们这一来,我就得挂上他们的招牌,还得照着他们的规矩办事,凭什么呀?他们那规矩可多了!我才不乐意呢!”

    王六想了想,道:“也是。我们凭什么听他们的?——不行,既然是这么回事,我可得赶紧找老李老马他们去。”

    张明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赶紧去劝劝他们。要是他们真的加入非奸粮行,我们再怎么结盟也没用了。”

    王六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径直照着老李的店铺杀去。

    =====

    李富正在后院里看账本,伙计忽然匆匆来报:“东家,王六来了我们铺子里,说有事想见你。让他过来么?”

    李富听到王六的名字,便知道怕是又跟城里粮商结盟的事情有关。他不耐烦地摆摆手:“告诉他我不在,让他回去吧。”

    伙计得了命令,回头走了。

    过了没多久,伙计又来了,满脸为难:“东家,王六赖着不肯走,说非要见你不可。我们也不敢强行赶他走,可他在店里影响店里生意。”

    李富一愣,没想到王六竟会这么无赖。他想了想,道:“好吧,那你带他过来吧。”

    伙计又走了,李富将自己正在看的账本收起来,理了理衣服,坐着等待。

    不多时,王六被伙计带进来了。

    李富再不想见王六,面子功夫总还省不得。他满脸堆笑地站起来,朝着王六迎过去:“哟,这不是老六么?刚才我在这儿看帐,伙计不敢打搅我。等我看完了才告诉我你在外头等半天了,这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让你等呢?回头我一定好好骂他!”

    王六心知肚明,也不跟他计较,开门见山道:“老李,你这几日不来跟我们商讨,是不是非奸粮行的人找你了?”

    李富暗暗吃了一惊。

    其实非奸粮行的经营方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很多人的消息没那么灵通,平日也没有机会去外地走动,所以知道情况的人反而是少数。他不晓得王六清楚多少,于是装傻道:“找我?找我干什么?”

    王六冷笑道:“老李,他们阆州的商人这么团结,来抢咱们绵州人的生意。按说咱们绵州的商人也不该那么差劲,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也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才对。可你不参与也就算了,却倒戈相向,是不是不太厚道啊?”

    李富听他这样说,便知他恐怕已全都知道了。李富只能叹气道:“老六,你要是这么说话可就没意思了。什么阆州人绵州人,咱们都是蜀人,是汉人,没必要分那么清楚吧?”

    不等王六反驳,李富又接着道:“再说了,就照你说的吧,咱们绵州的商人要争气……我现在不就是在给大家争气么?我们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斗得过那些阆州人。我们要是都跟非奸粮行对着干,那我们都得被他们排挤死,钱也全让他们挣去了!相反,我加入非奸粮行,我挂他们的招牌,可生意还是我在做,钱也还是我在挣,这样有什么不好?”

    王六皱着眉头道:“你可真会长别人志气,杀自己威风。我们斗还没斗,你就知道我们铁定斗不过他们?”

    李富笑道:“我说这话你可能不爱听,但还真是实话——我们铁定斗不过他们!先不说他们有多少家底,我们有多少家底,我就说一件事——我们整个绵州,谁有本事把大家都凝聚起来去做一件事?谁有本事拿出一个好的计划,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王六,可不是我看不起你,这么多天了,你也该知道,你真的没有这能耐。不光你没有,我也没有,我们这些人都没有。可是阆州的商人就有这本事。”

    王六沉默。

    这话要是放在一个月前说,他肯定不服气。可现在,他却丝毫不意外。很多事情看着容易,做了才知道能做成的人实在本事非凡。也正因为如此,那非奸粮行一路过来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他几州不是没有商人想过联手对抗他们,却都落得一个惨败。反倒是跟他们合作的,还有酒喝,有肉吃。

    片刻后,王六“哼”了一声,慢吞吞道:“老李,那非奸粮行跟你是怎么合作的?我听说他们规矩多,他们都有哪些规矩啊?”

    李富大吃一惊,盯着王六上下打量片刻,终于明白过来。他指着王六,又好气又好笑道:“你小子,原来你今天来找我,心怀鬼胎啊!亏你刚才说话还义正言辞的,探我口风呢?”

    王六摊了摊手,道:“像你说的,与其钱都让他们挣去了,倒不如还由我们自己来。这道理的确不错。”

    李富失笑。

    其实王六从张明那儿听了非奸粮行的经营模式,便已动了这个心思。他来找李富,的确是试试李富的口风。李富在他们这些粮商里本就是最会做生意的,连李富都认准了非奸粮行,那更说明非奸粮行必然不错。于是王六再没什么好犹豫的,赶紧打听起消息来。

    李富一开始有点不乐意,可转念一想,非奸粮行的规矩也不算什么秘密,自己不说,王六还是能在别的地方打听到。倒不如做了这个顺水人情。于是李富清了清嗓子,便将非奸粮行的事如此这般都说了。

    他们这些小粮商,若想加入非奸粮行,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粮行的人会在城内进行挑选,唯有原本经营就做得不错,品行也过得去的商人才会被他们看上。双方合作以后,粮商就得挂上非奸粮行的招牌,定价和货物质量都得接受粮行的监管,所有经营的账目也得定期上交,经营的利润也有一部分需要交给粮行,不过这钱不算很多,在可接受的范畴内。而粮行能给他们的好处,一是非奸粮行这块招牌的口碑,二是粮行会派人来改善他们的经营策略,三来若他们遇上什么困难,粮行也会鼎力相助。

    规矩的确很多,好处似乎没有规矩多。可有笔账却是一算就明白:非奸粮行的目的是垄断粮食的经营,加入他们还有钱可挣,不加入他们,就会被他们排挤死。再则非奸粮行并不会和城内所有的粮商合作,只与部分人合作。王六自己原本经营的只是一间小铺子,如果能加入他们,经营的规模自然会比原先大上不少。这么一算,麻烦是麻烦了一些,却绝对是利大于弊啊!

    至于什么绵州粮商的结盟?得了吧,没有这能耐,他也不想揽这活儿了,天天弄得里外不是人,何苦给自己惹这麻烦呢?大家都是蜀人,还分什么绵州人阆州人的?见不见外?

    想明白这一点,王六简直兴奋极了,一刻都坐不住,赶紧跟李富告别。他得赶紧去找非奸粮行的人毛遂自荐去了。若是去晚了,对方找够了人,他可就赶不上了!

    =====

    刘罗乃是非奸粮行在绵州的管事。此刻他正领着伙计往王六家的粮铺走。

    伙计满脸的不乐意,嘀咕道:“罗哥,我觉得咱们真不用去找那王六了,八成也是白跑一趟。听说他最近一直想在绵州城里也弄个结盟,跟咱们粮行作对。这家伙野心那么大,怎么可能加入我们?回头去了还挨他一顿呲。”

    刘罗不以为意,道:“经商的有点野心没什么不好。去还是要去的,我们调查了好些天,王六在做生意上是本分人,他不会砸我们的招牌。如果他不答应加入,我们再去找别人也不迟。”

    又笑道:“再说了,他先前想弄结盟,也是他没得选。现在我们找过去,没准他一听说我们的来意,立刻高兴地答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