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九章胆大包天的方孝孺

    朱冠文推动了京营改革,同时连经济改革的设想都安排好了。

    然而,现实与理想是有巨大差距的。

    他本以为能通过矿业经济走捷径,但却忽略了朱元璋建立的屯田制。

    于是当耿炳文那边传出裁军的风声,户部官员就犹如鲨鱼闻到血腥一般,疯狂的开始上奏,表示抗议。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军屯田的税收问题。

    按照老朱的政策,卫所军卒,有的负责戍守,有的从事屯垦。

    一般情况下,军屯区守城与屯种比例为,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虽然因地制宜,但按规定,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由国家拨给耕牛,农具,进行屯田开垦。

    屯田军卒须向国家缴纳税粮,称为“屯田籽粒”。

    税粮比例是每亩一斗。

    而明初各卫所的屯田总数,达到了将近九十万顷,屯田籽粒占到了总税粮的一半。

    由此可见,明初的军屯收效有多大。

    朱冠文以为的那些老弱残兵,其实大部分都在屯田,而徐辉祖报上来的,其实还有一部分是吃空响,挂军籍的。

    虽然这一部分人,影响不了京师营多少战斗力,却给了朱冠文错误的判断。

    看着联袂而来的四位阁臣,朱冠文暗暗叹了口气,心说没治国经验真是寸步难行。

    “陛下,裁军之事万万不可啊!”郁新痛心疾首的上前劝阻朱冠文。

    朱冠文看了他一眼,总觉得这话有点耳熟。

    但是,还没等他开口,张紞又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事牵连巨大,还望陛下慎重!”

    嗯,这话好像也在哪里听过。

    朱冠文苦笑着摇了摇头,抬手制止还想站出来的方孝孺和黄子澄,沉声道:“你们说的,朕都明白,但改革京营之事,朕决不妥协!”

    “陛下!”

    郁新听到朱冠文的话,当即跪了下去。

    其余三位阁臣互相对视一眼,也相继跪了下去,高喊道:“陛下不可违背祖制啊!”

    “......”

    朱冠文无语。

    他最讨厌这种拿祖制来说事的情况。

    但面对这种情况,他又不能一意孤行。

    于是,他只能把目光重新投向土地税制的问题。

    明朝税收来源,主要是农业税,而农业税又分为田赋和役。

    田赋采取两税制,即每年农历八月征收夏季税,秋收之后的第二个月,再征收秋季税。

    税率大概在总收成的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

    而夏季税和秋季税,都是以谷物交付的。

    收税时,大家扛着粮食去交税,官府收到粮食押送到南京。

    朝廷再拿着这些收上来的粮食,支付皇亲国戚,以及文武百官的俸禄和军饷。

    这不是朝廷穷的原因,主要在明初,粮食才是硬通货,你拿着粮食去买蔬菜水果,别人都会给卖你。

    到了明朝中后期,白银才逐渐替代粮食,成为硬通货。

    而役,又分为差役和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