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2章

    如果把九运集团全国分布机构画一张图,旗下几大生产基地分别雄踞华南、西北等重要区域,各基地规模齐整人员集中,唯独黄灿的广州办,孤零零地落子广州,前不着村后无辖制。

    李凡不止一次地同黄灿分析,“被收购时间这么长了,你也说过,大刀阔斧也好,小敲小打也罢,磨合关键期就在头一年。如今你再看我们广州办,处处被掣肘,事事等批示,现在连个日常报销都要被查来查去,集团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九运到底打算拿我们怎么办?”

    他一面表达不满,一面把手里的一摞报销单,和粘贴好的各种票据凭证,甩得哗哗直响。

    黄灿不用问都知道,其实李凡心里早有预测,甚至是定论,但他不敢说出来。有些事不说还可以糊弄别人忽悠自己,一旦说出口就像吐个唾沫板上钉钉,成了定局。

    上个月九运在广州办下达KPI考核标准,在团队掀起轩然大波。拒绝KPI显然不可能,但许多人对九运丝毫未做内部意见征集,强硬推行自订的严苛考核标准深感不满。更让团队大呼不公平的事,作为采购办,KPI还得和销售、制造甚至行政人事相挂钩。

    黄灿几次三番对上沟通,对下弹压,总算争取到一个缓冲期,九运KPI标准暂行,下一年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勉强平息了团队的激愤情绪。就算这样,还是有两个同事因此交了辞职报告。

    这还没过多久,九运又开始对广州办的日常费用卡三卡四。

    日用品采购等也就罢了,不批准就不买,但有些费用确实不报不行。例如验货员们每日下工厂的差旅费,除了飞机票住宿大头是由公司预定,高铁、的士、摩托费等都是由他们本人先行垫支。以前都是向黄灿不定时实报实销,不至于占用太久。现在九运剥夺了黄灿审核报销的权力,要求定期将整理粘贴好的票据寄回总部逐张审核批报。

    这样一来,报销效率低下自不必提,所谓“屁股指挥脑袋”的情况就出现了。

    广州办管理着近百家供应商,验货员每日差旅情况多变,路程费用不可能整齐划一。而黄灿十年间熟透路线,几乎敢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过每一段行程,高铁巴士怎么衔接,什么情况必须打车,哪个路段只有黑车野摩,心里门儿清。

    但坐在集团大厦足不出户的九运财务怎么可能了解一线情况?不了解便要求每位员工将每一笔费用详细备注,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填写报销单的时间倍增不算,一来二去积压的报销惹得许多同事大为不满,牢骚满腹。

    “黄总,九运要我解释出租车费用,说我们的级别不给报销出租。可情况你知道,那批货是赶工,我们即便打车节约了半小时,验完货也已经工作到晚上九点!公司又没发过加班费!是不是以后只管遵守报销制度,不管工作紧迫程度?”

    “黄总,公司不同意预支差旅,又拖延报销。大老板们工资高,就不管我们小打工仔死活了吗?那么点工资,还要养家糊口的,扣押着这日子还怎么过?我们打工的,为工作自掏腰包还拖延报销,以后不预支我们不出勤好了!”

    林林总总,反应到九运的结果就是,集团监察部派人直接进驻广州办集中审核费用。

    眼见三位“钦差”坐镇,公开牢骚虽被遏止,消极反感情绪取而代之。

    李凡隔着百页帘,瞅了瞅外面会议桌旁正襟危坐一丝不苟,查单查了两天的监察人员,心情说不出的沮丧,忍不住向黄灿又是抱怨又是叹息道:“我们广州办在九运体制内本就属异数,像是多余出来的小小一粒沙。留着我们成本高,再不服管就更碍眼了。”

    “你自己都这么想了,九运能不膈应我们办吗?无论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都气场互动的结果。”黄灿习惯性安抚他,“你看我现在就是被五花大绑的将军,空留个头衔罢了。我都不急躁,你急什么?”

    李凡:“你和我们毕竟不一样,工资高,擅投资,底子厚,人脉广,将来大不了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呢?我几乎整个最有贡献价值的青春都放在乐斯了。”

    黄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需要太消极,既不要高估别人,也不要小瞧自己。说什么人脉,什么叫人脉,熟人算数吗?要你开的了口,用得上手的,那才叫人脉。而你在灯具领域的技术专业触雷拔萃,制造业不像互联网,技术更新快到朝生暮死,你的经验大有用武之地。”

    李凡:“托你吉言吧。广州办其他同事被九运整得人心惶惶,都没法专心工作。”

    黄灿:“虽说坚持不一定就得到胜利。但是李凡,我想我们和团队其他人不一样,至少对广州办的感情不一样。所以,我希望你能和我一道,坚持下去,好吗?”

    “嗯,别人不好说,我肯定。这你放心。”李凡点头轻承诺重。

    门被叩响,监察部李部长朝黄灿招呼道,“不好意思黄经理,我这边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与你核实一下。”

    说完眼锋随即锐利地扫向李凡,李凡一个激灵,赶忙勾头耸肩带上房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