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章 还挺忙的

    屋子里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看见她立刻热情地跑过来,“雁书姐姐你来了?”

    杜雁书摸摸他的头,小家伙叫锁柱是这家最小的儿子,“你妈妈在家吗?”

    “在呢,在呢!”锁柱拉着她跑进屋子,“妈,妈!雁书姐姐来了!”

    厨房里出来一个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是这家的女主人李腊梅。

    李腊梅用围裙擦了擦手,“雁书你过来了,外面冷不?快上炕坐,炕上暖和。”

    东北人热情,邀请你上炕坐就是没拿你当外人。

    “不用,婶,我这次过来买点鸡蛋,再麻烦你个事,帮我做套棉衣裤。”

    李腊梅嗔怪地看她一眼,“这算啥麻烦事,现在每天也没啥事,我两天就能给你做好。”

    “是帮别人做的,你看看要多少钱?”

    李腊梅把袋子接过去,“要啥钱啊?你的朋友不用钱。”

    “不不不,那不行,这样吧,一套棉服我给你三块。”

    三块其实已经很低了,一件棉服连里带面,还要絮棉花,比做两件还麻烦,在外面怎么也要四五块钱。

    李腊梅还是摆着手不要钱。

    杜雁书肯定是要给钱的,人情都是用一次薄一次,她帮着跑腿没关系,但是肯定不会搭人情,别说她自私,她真的没有那么伟大。

    “你坐着,我去给你拿鸡蛋。”

    李腊梅去了后屋没一会儿拎出来一个篮子,“这次要多少?”

    “先要一斤吧。”杜雁书也不知道还有几天放假,只是听大家都在嚷嚷会提前放假,具体哪天不知道。

    李腊梅都捡的大一点的鸡蛋,说是大一点,现在的鸡蛋都是土鸡蛋也大不了哪去。

    秤给的特别高,秤砣都打不住了,“这些是一斤。”

    现在过年期间,鸡蛋的零售价在八毛四一斤,今天杜雁书在镇上刚刚问完。

    李腊梅始终给她的都是收购价,六毛八一斤。

    原公社的社员现在都和农场职工一样,大家统一干活,统一上缴公粮和禽类、肥猪之类的。

    也不需要摊到个人家饲养了。

    对于个人家养个家禽和肥猪之类的,农场没有太多限制,只要你能养得起,别太张扬,场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这些社员都会在自己家棚子里偷摸养些鸡鸭鹅猪之类的。

    场里的职工家属有时也会过来买只活鸡吃。

    当然这个时代私底下的买卖交易都说换,要说买卖就成投机倒把了。

    李腊梅家孩子多,家里五个孩子,之前没纳入农场的时候生活真的非常困难。

    纳入农场之后就有了固定工资,生活改善不少,只不过刚开始都是按照社员工资算的,一个月才十块钱,后来职工低工资普调以后就基本和农场职工差不多了。

    而且一样享受农场职工的福利待遇,只不过孩子不能当劳动力了,没有赚工分一说。

    杜雁书把鸡蛋钱和做棉衣的钱都放到桌子上,两个人又是一顿撕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