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6章 欢迎新知青

    都是年轻的姑娘们,都喜欢凑热闹。

    但是一个班的人不可能全去,到时候谁来管猪?

    晚上吃完饭,杜雁书和姚小翠早早地就去了食堂旁边的俱乐部。

    高磊点出二十个女知青跳舞,歌曲选得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剩下的十个男知青负责敲锣打鼓。m.

    “这些日子大家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好好排练,到时候拿出你们的精气神,让那些新来的知青看看咱们老知青的风采,都精神点,别一个个没精打采和活不起了一样!”

    下面的知青有的暗自撇嘴,但是不敢说别的。

    这个高磊也是知青,只不过有关系,来了以后直接进了宣传科当科员。

    现在说话难免带了点官腔,有的时候感觉自己高其他知青一头。

    他每天往办公室一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不用劳动可不每天精精神神的么,所以他现在说这话等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旁边的一个女宣传员拍了拍手,“我叫徐敏,大家配合一下,早点排练完早点回去休息。”

    今天就是她负责带大家一起排练。

    徐敏也是六十年代来支边的老知青,年龄比较大,性格也比较稳重。

    俱乐部的礼堂里有一个舞台,大家都站在上面,十个男知青分列两边,有的手里拿着镲,有的拿着锣,还有的挎着腰鼓。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唱!”

    徐敏起了个头,在前面示范舞步,二十个姑娘们在后面跟着一边唱一边跳,旁边的男知青就开始敲锣打鼓。

    气氛一下就出来了。

    这种舞蹈杜雁书之前在学校的国庆联欢会上跳过。

    徐敏给大家每人发了一条红绸子。

    这个年代的学生差不多人人都会跳,不用太刻意地去学。

    徐敏只是跳了一遍就让大家自己跳了一遍。

    她点了一下杜雁书,“你叫什么名字?哪个班的?”

    “养猪班的,我叫杜雁书。”

    徐敏点了点头,“你到前边来,站在这个位置。”

    一共四排,每排五个人,现在她让杜雁书站的位置按后世时髦的说法就是c位,第一排的中间。

    她又调了一下,把长得出众的跳得又好的姑娘调到第一排和第二排。

    两个小时的排练时间结束,徐敏拍拍手,“大家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是这个时间继续排练。”

    “还有,回去都准备一套军便装,没有的和别人借一下。”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军便装,这是最时髦的装扮。

    没有的也很容易就能借到。

    大家三三两两的出了俱乐部的大门,连蹦带跳两个小时也不是轻松的活。

    这些人里哪个队哪个班的都有,都各自往自己宿舍走。

    现在已经快九点了,姚小翠打了个呵欠,“春困秋乏夏打盹,现在只要一过八点就犯困。”

    杜雁书现在早睡早起也习惯了,九点之前准时上炕睡觉。

    现在也有点困了,跳舞比养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