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是百口莫辩的时候,反正王焜毅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辩解的。本来就想好了的,如果对方好对付的话,就放倒对方,让他乖乖交出自己的钱物,如果是不好对付的那号人物伺机逃跑就是了。

但当真的遇到的时候,手脚就都有点不听使唤了。那人应该也有些害怕王焜毅,没敢跑过来,但你发现王焜毅半天也没反应,便有些明白王焜毅也没什么真本事,当即冲了过来。

情急之下,王焜毅不知怎么的就喊了一声:“我是幽凌教的人。不怕死就来啊。”说罢从怀中掏出一把做工颇为精致的匕首,上面印有一朵荷花还有一个“幽”字。

二十年前,就是这样的匕首,叱诧了整个武林。匕首真不好作为武器使。但就是这样刻有“幽”的匕首,在二十年前葬送了有很多公认功夫很有造诣的“英侠”。

果然,老百姓才是武林轶事最忠实的观众。那人闻言脸色一变,忙不迭地拿出了自家的细软金银。生怕惹着了点是非。

凡是有一必有二。至此之后,王焜毅发现这招还真是屡试不爽。渐渐的便也忘了当初的决定。

也不再偷偷摸摸,而是明目张胆地抢劫别人。事到如今,莫非还能有什么人能管得到自己吗?

王焜毅从未这么享受过,就算是曾经做官时,也是有所忌惮的。但现下是毫无顾忌的自由,王焜毅也从不知道如此颓废的生活,却又如此奢靡美丽。

开春之后,人们便要卸下闲散的心性,因为要务农了。

王焜毅在渝州,颇为惬意地准备雇船游巫峡,欣赏山城的巍巍雄奇。这次倒是颇为随意地就近在一家小摊上用过早点,习惯性地起身就走,却给人拦了下来。

略一皱眉,一把甩开摊主他老人家那双皱巴巴的手,颇为屑地哼了一声:“老人家,莫想招来什么灾祸就别拦着本大爷。”

那老人还未反应过来。街上便有人接口了,不乏着探出头预备看好戏的人,嚷嚷着:“太平盛世,天子脚下,这位‘大爷’莫非还想做出点什么么?”

王焜毅甩甩袖子,拍拍衣摆上的灰,漫不经心地掏出那把匕首,说出准备已久的台词,当下便再无一人多嘴,旁观的人也收起了有可能会害死自己的好奇心。

王焜毅似很满意这这种结局,抬脚便想走,但却又被拦下来:“这位公子,您还没给钱呢!”

有些不耐烦地又推开他,吼道:“你不要命啦!”

那老人却又靠了过来,应该是个不知幽凌教的人。只是一遍遍地让王焜毅给钱。推推搡搡却脱不得身,王焜毅害怕让人知道了自己不怎么会武功,而且前些日子又为自己树了那么多敌人。心下一急,突然用力推倒了那老人。

那老人家跌倒本也无大碍,但是却很不走运地撞到了一旁的桌脚,便倒在了一边。王焜毅正是无措时,不知哪里来了一个年轻人,急急地奔向老人,还不停的唤着:“爹,爹。”

原来是那老人的儿子来了。王焜毅正想解释一下,却又被一声惊呼打断了——那老人已经断气了。

几乎就是那是,王焜毅以为自己再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了,一波一波的打击,让他已经够累了,几近崩溃。恍恍惚惚中,似是被那个年轻人拉着去见了官府。

被拖着王焜毅还喃喃地念着:“我是幽凌教的人,幽凌教的人……你们还不快放了我……我是幽凌教,幽凌教……”

渝州的知府嘉华,是土生土长的渝州人,做官还算清廉,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绩。不好不坏,还算过得去。

接到这么一个案子就让他犯了难。作为百姓的父母官理应让那人得到应有的处罚,但那人声称自己是幽凌教的人,若惹了这么一个邪魔之教,只怕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这个案子到底该怎么判呢?思来想去,嘉华还是不愿大罪幽凌教。草草结了此案,批文的是大意是年轻人的父亲大限已到,与王焜毅无关,打法了那年轻人十两银子让他莫要胡闹,便将案文束之高阁,不再理会。

如此一折,也可叹人情世故。坏官多是被逼的啊!

而王焜毅被放出后,又重温了当得知黄建茗已死的消息时的心情。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要去往何方。痴痴地向前走着,犹如行尸走肉。喃喃地念叨着什么,细细听也听不清明。

不觉间,就走进了一条无人的僻静小巷,却仍是往里走着,七拐八绕,自到面前出现了一堵墙,道是无路可走了,才回头,却迎接了几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那几人拦住了王焜毅的去路,为首一人毫无恭敬之意地做了一个揖,勾起嘴角,似笑非笑:“在下蜀山大弟子,监清山,家师久闻阁下名声,未能有幸得一见实则可惜,今派我等特来邀请阁下,请问可否赏脸一去呢?”

王焜毅愣愣地望着他,未出一言。

监清山又笑了笑,到:“我想冒昧邀请,阁下定不愿意,但是……”话锋一转,客气全消,“现下,去不去也由不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