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天气晴好,秋风飒爽,出门的人很多,人群熙熙攘攘又吵吵闹闹。

    季安有好些日子没有出过门了,乍然扎到了人堆里,十分没有安全感,下意识往宴淮身侧靠,生怕自己走丢。

    宴淮看着半步不离自己的乖小孩,拿了荷包掏出几个铜板扔给藿香,说:“前头哪家糖葫芦最好吃?去买两串。”

    藿香已经把街上哪里有小吃、哪些地方的小吃最好吃早就摸了个一清二楚了,宴淮相当相信从小就跟着自己的这个猴儿精的能耐,等藿香买了回来,便接过递给季安一串:“尝尝。”

    酸酸甜甜的滋味,季安自从上一次吃过就记得很清楚,可惜再也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串来解解馋。

    他望着宴淮,犹豫了一下,才乖乖伸出手接过,又看藿香已经拿着自己那串开始吃了,便举高了些胳膊,对宴淮说:“少爷先吃。”

    藿香正嚼一颗山楂,看季安傻里傻气给宴淮递糖葫芦,含混地说:“少爷不喜欢……”

    他话没说完,眼睁睁看着不爱吃山楂的少爷淡定自若地低头从季安手里的糖葫芦上咬走了一颗山楂,只好把“糖葫芦”三个字同糖葫芦一起咽回了肚子里。

    宴淮其实有些怕酸,糖葫芦便是沾了再多糖,里头那山楂也还是酸的,可今日小孩儿把这并不算新鲜的玩意儿当成多好的东西,眼巴巴举着送到他跟前,宴淮就忍不住吃了一颗。

    他吃东西一向细嚼慢咽,在藿香震惊的目光中将那颗山楂吃了,才推了推季安的手,说:“好了,我吃过了,你吃吧。”

    季安这才将糖葫芦拿在自己嘴边,张开嘴小心翼翼地咬了半颗。

    等出了城,季安才意识到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他虽然从八岁就来了这儿,可跟在辛弛身边的这些年其实很少有机会出去,辛弛被辛老爷管束得严格没什么玩乐的功夫,他这个书童也跟着见天儿扎在书房账房。

    但这一处他跟着辛弛来过许多次。

    再往前走一些,隐在半山腰的地方有座香火很旺盛的寺院,传言神乎其神,说这里的方丈是得了真佛点化的嫡传弟子。

    辛家老夫人与这里的主持有些交情,在这寺庙香火凋零的时候曾捐助过一笔上款,某一年老夫人病得很重,大夫都束手无策,辛家都已经在暗中筹备丧事了,可没想到老夫人在这儿住了小半年,竟大好了。

    自此之后,辛府每年都要全家来这寺院上香祈福,施粥布善,辛弛作为长子自然每年都要来,季安回回都会跟着,不过那个时候,季安脑子里想的都是少爷要跪菩萨会不会膝盖痛,回去抄经书又要熬夜伤神。

    他又走了神,听见藿香好像是在说“求姻缘”什么的,便下意识小声说了一句:“这里的菩萨很灵的。”

    宴淮其实对这些将信将疑,他喜欢看医书,总觉得治病救人的是郎中大夫,要拜也应该拜药王医圣,可季安这样说了,他就又改了主意:“那便去看看。”

    他不信,但总归有信的人。

    俗话说心诚则灵,家中母亲和大嫂就很信,如今大嫂怀着身孕,他这个做叔叔的,也该给小侄子和没出世的小侄女准备些见面礼,求个平安福回去,大嫂和母亲一定高兴。藿香这小子这些日子整日往外跑,还当他不知道,明明就是喜欢上了卖包子大娘家的小丫头,不过藿香也该是可以娶妻的年纪,他这个做少爷的也该替他准备份聘礼,今日这香火钱就算在里头好了。至于季安……

    季安就算了。

    他老老实实待在自己身边就行,神佛太忙,这小傻子还是他亲自照料妥当些。

    却没想到,到了寺院,捐了功德,拜了菩萨,宴淮想同方丈求平安福的时候,却被告知今日有贵客在,他们需得先等等。

    你看,说佛法普动众生,但也有贵贱之分。

    宴淮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不过既来之则安之,随接待的小和尚去客堂喝水休息。

    客堂中燃着檀香,是寻常寺庙的味道,可宴淮又觉着有些不同,似乎这寺院的确有些灵性,自打他进来这里,便觉得心神安宁,连外面的钟声都显得浑厚悠远。

    然而季安却无法安宁,无端想起有一年冬日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辛弛娇贵睡不习惯,又嫌冷,他每日都要去求小师父多给些炭火,多加床被子。

    那时候住的,好像也是这样一间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