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2章 做人要拎得清好坏

    人口多意味着什么?

    赵炳听到这话后,眼底精光流转:“市场。”

    “正解。”陈汉点头一笑。

    “人们都说国外遍地是黄金,可在我看来,国内同样如此。”

    “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胆魄,在哪都可以掘到黄金。”

    “反之,就算在华尔街也无济于事。”

    陈汉这侃侃而谈地从容,深深震撼着赵炳。

    望着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后生仔,再仔细分析他每一句话的深意。

    赵炳只觉得头皮有点酥麻。

    陈汉这段话看似简短,但是话里头潜在含义,却透露着对于当下市场的见解与看好。

    这一点,与赵炳不谋而合。

    不过真正让赵炳动容的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形容。

    胆魄。

    这两个字与当今时代极其贴切。

    赵炳能有现在这些成就,靠的恰恰是胆量。

    也正是这样,他才会被陈汉这段话勾起共鸣。

    “英雄所见略同!”赵炳赞了句,表情略显激动。

    “那么阿弟认为,哪个行业含金量最大?”

    陈汉反问了句:“阿哥觉得人们最需要哪些?”

    不等赵炳回应,他又接着说。

    “衣食住行,衣服为什么会排在第一位?”

    “因为它既可以帮人遮羞,又能衬托人们的气质与外貌。”

    “所以它成了人们最为急需,也是必需之物。”

    赵炳皱眉:“你看好服装行业?”

    服装行业确实不错,不过他个人更倾向鞋业。

    尤其皮鞋这块,经过他最近这段时间调查,发现国内这块市场空缺很大。

    抛开那些外国货之外,那些制鞋厂、皮革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牌子。

    正是瞧准这点,他才会有入场鞋业的想法。

    “服装行业肯定不错,但是鞋业同样有着很大前景...”

    察觉到赵炳因他这话,面露几分诧异,陈汉笑着继续说。

    “目前国外流入国内市场的牌子,也古驰这几个洋品牌。”

    “国内真正做起来的却无一家,洋货横行?上面肯定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话说到这里,陈汉没有继续往下讲。

    然而赵炳听懂了,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汉。

    “阿弟的意思是,政策会偏向皮革行业?”

    “应该是各行各业。”陈汉笑着回了句。

    “在这个遍地开花的时期,大势所在就是经济。”

    “要想经济发展起来,必须要百花争放。”

    “皮革行业虽然只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但它的市场量足以排进各行各业前十。”

    赵炳深以为然,这些和他调查到的相差不多。

    “但是目前国内民众,对于洋货执念很深啊!”

    “想要改变这一点,恐怕不容易。”

    “为什么要改变?”陈汉问了句,看着一脸愕然的赵炳。

    陈汉笑着继续说:“顺应潮流,才可以赚到钱。”

    “你想与民意争,只会磕到头破血流。”

    做生意只有站在大势那边,才可以乘风直上。

    妄图扭转大势,与之背道而驰的人,最终下场只会是粉身碎骨。

    陈汉一惯做事风格,是紧跟政策走。

    在国家还不具备抵制洋品牌的实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