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1章 她笑容的杀伤力

    看他不愿多说,刘瑾言倒也没有纠缠闵红珠的事,盈盈一笑,走到边上木桌子,帮陈汉倒了杯水,递给他。

    “我们没有去工厂那边,具体详情你可以给诗语打个电话,她好像有事要跟你商量。”

    陈汉也没多想,饮了半杯开水后,把手里的茶缸放到电话机旁。

    “我先给她打个电话,待会再跟你说点事。”

    “嗯呐。”刘瑾言笑眼弯弯,看他拿起话筒拨号,转身走到屋外继续收货。

    “是陈汉吗?”

    “是我,听谨言说你找我有事?”陈汉一脸疑惑,今天早上王诗语还对他无比尊敬,句句带着敬语。

    现在呢?

    直呼他其名。

    她这种转变勾得陈汉浮想联翩,不禁猜想她和刘瑾言今早的经历。

    究竟是哪种原因导致王诗语的转变?

    陈汉心思起伏间,电话那头的王诗语,此刻同样心生几分犹豫,然而想到刘瑾言承诺的条件,她目露一抹坚决。

    “事情是这样的,我个人觉得现在进入冻品行业,会不会太早了?”

    “抛开运输和储存方面的问题不谈,消费群体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这个连肉都吃不起,许多人三餐还没解决的年代,会有人接受这种冷冻副食品吗?”

    冷冻副食品受众群体在哪?

    这个问题,陈汉比谁都清楚。

    不过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建立在餐饮行业这个基础之上的冷冻产品,确实离不开老百姓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支撑。

    在这个刚经历国改私,民营企业刚崭露头角的年代,下一趟馆子吃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

    经济限制了消费。

    消费局限了行业发展。

    综合各个方面因素,这个时候进入冻品行业确实还太早。

    但是,每一个行业都是从无到有。

    农田也是山地开垦之后转变来的。

    要想吃到米饭,必须开荒垦地,否则哪来的土地种植农作物?

    开荒过程虽然艰辛。

    可只要坚持到最后,必然是丰收的季节。

    想到这,陈汉揉了揉眉心:“你有什么好想法?”

    人可以自信,但不能自满。

    虚心听别人意见,同样是一种自我提升的途径。

    并不是说,听完之后一定就要采纳。

    好的建议可以提取出来,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熔炼成新的点子。

    反之,一笑而过就好。

    “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海产品,首先这类产品风干之后容易保存...”王诗语把今天早上,刘瑾言跟她讲的那些优点,完整复述一遍,然后又补充了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浅见,决定权在于你。”

    陈汉眯起双眼,不可思议之情在他心头翻涌。

    “你是几时开始了解海产品的?”

    她毕业后就投入皮革行业,所见所闻全跟皮革相关。这样一个人,突然间对另一个行业如此耳熟能详,这怎能让人不起疑?

    最让陈汉惊讶的是,王诗语对海产品行业的市场分析,产品设计概念,工厂经营范围和方向...这些思维已经超越当前年代。

    她从哪了解到的这些理念?

    听到陈汉这个问题,王诗语沉吟几秒。

    “海边出生的人,了解这些东西很奇怪吗?”

    如果只是了解海鲜,确实不足为奇。

    可问题是,这他妈是海产品吗?

    看似同一个领域,然而一个是原料,另一个是成熟的产品。这两样之间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

    更过分的是,你不仅一口气说出十几种,当前时代不曾有的产品。

    甚至还把后世的经典推广案也给搬出来了。

    这还不够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