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一些旧事 生辰回府

    一秒记住【文学楼】,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过了约有一刻,父亲和母亲携手而来,眼里的担心让我有了感动,不觉湿了眼眶。“沐儿,可曾怪爹?”父亲亦是动了情。

    我轻轻起身,微欠身,“沐儿不曾怪爹,这一切都是沐儿自己选择的。”我歉然,“让爹娘担心了,是女儿不孝。”

    “沐儿,你昏迷的这三日,三皇子日日来这小宅,你可知晓?”父亲忽然的威严,站在床边,眼里隐隐有担忧,“沐儿……”

    “爹,我……和三皇子的确互生情意,请爹原谅。女儿食言了。”我低下头,心里却在暗暗叹息,建辰,不要让我后悔,后悔我的食言。

    “罢了,这两日听闻沈妈讲述,我和你娘也知道了,既然沐儿这样说,我们也不会横加阻拦。但是沐儿,你要记得,无论做什么事,不要让自己后悔。”说罢,父亲深深看我一眼,与母亲对视后离开了。

    “沐儿,”母亲坐在床旁的木凳上,“我和你爹听说书院遇刺就过来了,娘这几日着实担心你,你真的没有受伤?”

    看着母亲的微微泛蓝的眸子,记忆从昏睡中苏醒,“娘,若是我说那日行刺的人冲着我来的呢?若是我说那些人眼里都会有蓝光呢?若是我说这两年我一直小心隐藏自己的一切,却因为三皇子曝露了呢?”

    “唉,”母亲叹了气,微低下头,似是在想什么。这着实让我吃惊,记忆中母亲永远是那个有着温暖笑容的女子,眉不描而黛,眸不染而亮,唇不点而朱,一直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沐儿,娘有件事想告诉你,你愿听吗?”母亲复抬起头,不再掩饰眼中的蓝色。

    “娘,沐儿从小就愿意听娘讲故事,娘讲什么沐儿都愿意听。”我缓缓坐起,“只是要等等。”慢慢为自己穿好衣服,“娘,沐儿不喜欢这熏香,将它放到门外吧。”说罢,端起香炉轻轻放在门外。

    做完这一切,轻拉起母亲,对着床旁的墙壁轻叩,相扶着走进墙内的暗室,坐在几旁,泡了茶,“沐儿愿闻其详。”

    母亲却没有一丝惊讶,想了片刻,徐徐开口,“那是为娘还是女儿家的时候,是北邺国的五公主,也是十四岁地时候,和父皇一同出游,参加北邺、苍龙、弘穹三国边界每三十年一次的儒会。当时你爹梓仁虽初出茅庐却已经有满腹才华,在那次儒会上,三国各派十人与梓仁论战,却都不敌。我也混迹于北邺国的儒生中,却为梓仁的才华而折服。我们二人也互生了情意。回到北邺之后,听闻梓仁拜在苍龙国主门下,于是我就带着北邺国的一件宝贝来投奔了梓仁,在苍龙安了家。这些年北邺都是父皇执政,这两年他身体不大好,太子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所以才会不惜到苍龙国找我,这也是你爹和我让你搬出来的原因,这也是你前两个问题的答案。”

    “娘,爹当年是不是很英俊潇洒?”我想着父亲现在的不怒自威,有些神往地问母亲。

    “我记得那时是在一片空地上举行的儒会,三国国主各居一亭,本来的规则是三国各出一位才子,互相辩驳,直至两位承认甘拜下风。可是没过几轮,你爹远远地从空地的一边走出来,身着蓝衣,羽带纶巾,边走边指出当场三人的错处。连着辩驳下去好几位三国的才人,父皇他们着急了,才各命十位才人与你爹辩驳。一直到第二日下午,最后一位才人,也就是我认输,才结束了论战。”母亲轻仰着头,回忆父亲时候一直面含微笑。“当时我就发誓非卿不嫁,所以才会在儒会后知晓了他的消息就不顾一切的来到苍龙。”母亲叹口气,“却是再也回不去了,太子哥哥替父皇发了诏书,说是北邺国五公主甍了。”

    “娘,”我有些怯懦的开了口,“娘不要伤心,不是还有我和恒磊还有爹陪着你呢。”却不知该怎样劝慰。

    “罢了,不说伤心事。”母亲一仰头,像喝酒一般将一盏茶灌入口中,“沐儿,住在这里很安全。娘知道你这两年的隐藏,若非你有心,书院里的范文怎么会没有你的。娘还是知道沐儿的。”说罢,母亲突然捉住我手臂,“听你爹说,有个刺客有软鞭伤口,可是你所为?”目光灼灼,不容我犹豫。

    “娘,”我忙从坐姿改为跪姿,“确有此事。当时实在情急,建辰没见过刺客的手段,所以手下留情加上受了伤,我怕刀上有毒,才一时气愤出了手。望娘原谅。”我不敢抬头,害怕看到母亲失望的眼神。在我出府时候父亲告诉我,既然决定以后平淡一生便不能在书院里有任何显赫的成绩,要隐于人后,不能出任何的彩头。

    “看来,沐儿对三皇子是动了真心。”母亲松开我的手臂,“起来吧,身体刚好一些,罢了,既是沐儿自己选的,就要好自为之。”母亲脸上显出疲态,“不用送了,娘这就回府了,今年除夕若是想念恒磊了,就回家过吧。”径自出了密室,也不再回头看我,离开了。

    安安静静过了两日,竟是除夕了,也是我十五岁的生辰了。早上认真地亲自梳了垂马髻,接过玉娟递过来的金簪,松松插在脑后,穿上父亲送来的深蓝色衣服,披上新作的浅蓝色棉披,就让玉娟去问管家车马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