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卷一 海棠初着雨 39.铜花簪

    39.铜花簪

    齐家的园子在京城有好几处,齐晏想来想去把姚海棠领到一处相对僻静一点的南隅来,繁华的地方不是他舍不得,而是觉得姚海棠独身一姑娘家,在繁华闹市住着怕不妥当。

    安排好了姚海棠,齐晏丝毫不多作停留,齐家人的规矩都是好的。齐晏走后不久就派人把南隅的地契房契送了来,姚海棠收下了后这就算在京城有落脚的地方了。

    “搁现代在北京有间院子多阔气,可在这儿我怎么就觉得这么寻常呢。”南隅比较小,就是几间主屋几间侧屋并着前后两院子,虽然小但是一应俱全,家什也都精巧而细致。

    进了屋里姚海棠也没住主屋,主屋面积更大过于空旷,姚海棠住着怕自己半夜醒来想喝茶都半天摸不到。

    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才知道,这侧屋才更不好,她认床认到后半夜才迷糊睡着,可还没睡踏实就被外头朗朗的读书声给吵醒了。睁开眼睛姚海棠揉了揉自己的脸,一脸郁闷地说:“知道了,我换间屋睡。”

    反正小院儿里就她一个,也不理衣裳,披着薄被子抱着衣服就到西侧屋里去,可是还没进门呢,就听到了细微的敲打之声,一听就是锻造金属的声音。

    “还让不让人睡觉了,齐晏不是挺妥当挺会来事的吗,怎么给我这么间园子,太奸商了”姚海棠这下就只能抱着被子进主屋了,还好主屋里很安静,一躺下去就睡到中午才起。

    厨房在西侧,她起来给自己做饭时那锻造的声音已经停了,做了饭吃了姚海棠才发现齐晏已经把生活起居要用的东西都备妥了,怪不得齐晏非要拉着她吃了一天茶才带她过来。

    下午坐在院子里姚海棠觉得自己该想点事儿的时候,一边是读书声,一边是金属声,一声一声不绝于耳,她叹了口气站起来,看来这几家的院子是连着的。下午都在院子里读书做活,当然声音就比上午要更听得更清楚一些。

    这时的院门并不算太高,姚海棠只要往椅子上一站,就能看到两边的情形。东边儿是一群小毛孩子在那儿捧着书跟一中年文士读书,另一头是一群又黑又结实的壮年汉子在那儿……治器?

    “就一香炉,用得着这么多人一块儿来錾花纹吗,我都一个人做的,记得在司珍坊也不是这阵仗吧。”姚海棠觉得这群壮汉真是在浪费人工,好好的继续去锻造金属原矿不成啊,非要一堆人挤在一块儿錾器。

    看着看着,姚海棠忽然觉得自己找着组织了,除了壮汉一边儿也有小姑娘,不过都是做些小玩艺儿,两边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姚海棠嘀咕着说:“天下器师出司珍坊,我要是去人也能要我吧,只是不知道他们招不招人。”

    她这会儿其实也不缺钱花,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是属于一会儿不动手就要手痒的。早上听着锻造声还烦,这会儿听着觉得好听极了,手指还跟着一下一下跳动,她就是个闲不住的命。

    从前门出去,昨天是黄昏时来的,也没仔细看这边的建筑,这时才发现全是一连排的院子,出了门就是京城的内河,不时有小船摇摇晃晃地“吱呀”着声划过。她走到西侧院子的门外,就见门上挂着一块匾,上头写着“器坊”两个字。

    也许是她运气好,这器坊还正在招工,招十四五岁有底子的姑娘,制的是铜镜铜簪之类的小型铜器。真要论起来铜镜可是姚海棠最拿手的,在现代实物最多的就是各朝代的铜镜,她从前练手时经常做的就是铜镜。

    沿着台阶走进去,一屋子人竟然没一个看着她的,这会儿都专心在自己的手上,姚海棠一看还挺喜欢这气氛,这至少说明这群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啊。不管怎么样,专业、敬业就是好的

    站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她:“来试工的?”

    试工?这个词对于姚海棠来说当然很陌生,不过她也知道是什么意思,连忙点头说:“是,我是来试工的。”

    那人也不问她姓名来路,直接指了那头一筐铜簪的坯子说:“要的是花簪,你看着办,不拘什么样式,今天能做完吗?”

    一天就做一铜簪,姚海棠又觉得这些人浪费时间和人工了:“能。”

    说话间姚海棠就找了个空位坐下来,这头是搭了凉棚的树荫子底下,比黑汉子们待的地方可以凉快舒服多了。拿了个铜簪的坯子,姚海棠看了看,这才发现每一个铜簪坯子其实就是一头粗一头细的粗坯,表面都不怎么光滑。

    她正摸索工具时才发现没有工具,就问旁边的姑娘说:“工具都放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