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有什么儒法之争?

    王沉的话条理清晰,并且还追根溯源,一路网上追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此高深的哲学层面上去,以至于张良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好半晌之后,张良才喃喃说道:

    “可是……三代之时,人们不是也遵循儒家,相互友爱吗?为什么三代之时可以,而现在却不可以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三代之时的情况和现在不一样。”

    王沉摇了摇头道:

    “三代之时,人们对抗世界的能力还很弱。别说是像现在这样组织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城墙,堤坝了。就算是一般的栅栏,三代之时的人们也是很难修建完成的。再加上那时候还没有青铜器,人们也无力对抗野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要相互抱团,聚拢在一起,以确保自己不会被这个世界淘汰掉。”

    “不单单是三代之时,这个时代其实也是一样的。你以为宗族为什么会存在?不就是因为人多力量大,宗族成员聚集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吗?”

    “在儒家宗法制度的框架下,这一个个宗族就好像是一个个国家一般。宗族内部的人抱在一起,一同向外争夺生存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争夺水源。以往没有旱灾的时候,每到耕种灌溉的季节,上游的宗族都会将河流截断,以确保自己宗族的地可以优先得到灌溉。至于下游的宗族,则只能等自己宗族将地全部灌溉完了之后,才能获得水资源。”

    “耕种灌溉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过了,这灌溉就来不及了。因此下游的宗族一定不会坐视上游宗族如此行径,在这种时候,宗族械斗也就开始了。双方以宗族为核心,开展为了争夺水资源的争斗。而后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死伤无数。”

    “其实细细想来,宗族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有作用吗?是,在对方将河流截断的时候,下游农民确实可以依据宗族而组织起来,和上游宗族的人进行抗争,但问题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上游农民以宗族的形式挑起来的啊!如果上游没有宗族出面组织的话,上游的那些零散农民有胆子截断水源吗?上游农民不截断水源,下游居民有必要发起械斗吗?”

    “说一千,道一万,宗族这东西确实是有作用,它可以很好地团结其族群成员,让他们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但是如今人们已经拥有一定的对抗自然的能力了,人们如今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自然,而是人类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宗族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组织群众的任务可以交由官府来完成,宗族的存在反而会危害到官府对于基层的管理,以至于国力白白地被损失掉。”

    说到这里,王沉先是顿了顿,而后叹了一口气,道:

    “宗族的存在,本质上其实就是内卷。你有我没有,那么我就吃亏,所以我也必须要有。但问题是我也有了之后,大家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因此没有人能够占到便宜。只有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对基层的管理权,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