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一章 杀人不见血

    第二天一早。

    杨彪如常的踩着点来到尚书台,刚走进没几步,便听到了一些窃窃私语。

    “丁史君弹劾王太守,这州牧公然弹劾太守,恐怕其中问题不小!”

    “这还用说,但凡有余地,怎么会闹到朝廷。”

    “是啊,朝廷正在对兖州不断使力,这两人闹僵起来,最为难的还是朝廷。”

    “你们说?朝廷会怎么办?会将王太守调离吗?”

    “……难说。”

    “一个是州牧,封疆大吏;一个是丞相心腹,怕是陛下都要慎重。”

    杨彪听了一耳朵,挺着肚子,故作威严的直奔他的值房。

    没走几步,便看到王允从值房出来,见到杨彪,客气的抬手道:“丞相来了。”

    杨彪如常的微笑,道:“子师这是要去哪里?”

    王允神情不变,惯常漠然着脸,道:“去一趟御史台,冀州那边有些不像话。”

    杨彪嗯了一声,道:“子师辛苦。”随后,他便进了值房。

    王允注视着他的背影,面露疑色。

    杨彪的反应太过平静,对于丁原弹劾王朗,居然只字不提。

    王允听到脚步声,转过身,继续前往御史台。

    他走后不多久,二荀相继出现在杨彪值房前,对视一眼,目中各有异色。

    “下官见过丞相。”两人进杨彪值房,抬手见礼道。

    杨彪有些艰难的坐下,理着衣服,抬头看着两人,笑呵呵的道:“无需多礼,坐下说。”

    荀彧,荀攸应着,分左右坐到两旁。

    荀攸脸上带着探寻之色,他对杨彪这一大早见他们心生疑窦,尤其是丁原那道奏本。

    杨彪呵呵一笑,道:“二位无需紧张,主要是一些事情,不得不定下来了。”

    “丞相指的是?”荀攸下意识的抬。

    杨彪看向他,道:“第一件事,是太学与鸿都门学的联考,为了体现朝廷重视,老夫决定亲自监考。”

    荀攸不动声色,瞬间会意。

    原本以为杨彪的‘无为’,联考是由王允与蔡邕共同主持。

    情知这是杨彪的反击,荀攸思索片刻,道:“下官无异议。”

    荀彧哪里不明白,默默点头。

    杨彪见他们同意,胖脸笑容多了几分,道:“第二,六曹很快要搬出尚书台了,那么政务要重新分配。老夫的意思是,所有奏本公文,由六曹等直接上到老夫这里,由老夫再行分配。”

    “这是理所应当。”荀攸道。他看的清楚,杨彪这是磨刀霍霍,完完全全的针对王允了。

    不过,这件事,本身也应该这样。只是以前杨彪‘无为’,政务大部分是由王允处理,杨彪几乎不沾手。

    荀攸神色不动,暗暗心惊。

    杨彪这两手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但却直击王允要害。

    没了‘主考’的身份,王允声望必然受到影响。而在尚书台失去处理政务的权力,那失去的将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杨彪忽的抬头看了眼门外,见王允还没回来,有些艰难的起身,道:“二位尚书,老夫还有些事情,需要禀明陛下,一同入宫?”

    荀攸,荀彧闻言,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一个意思:这杨彪还要做什么?

    “下官遵命。”两人没有拒绝,想看看杨彪到底要干什么。

    杨彪站起来,整理着衣服,胖脸上摆出威严色,大步流星的向外走。

    尚书台内来来去去的大小官吏,见着杨彪少见的领着吏曹、户曹二尚书离开,不由得又凑在一起,议论不断。

    “你们说,丞相这是要干什么?”

    “不会……是致仕吧?”

    “胡说八道!丞相好好的,为什么要致仕?”

    “对啊,丞相是什么人,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威望隆重,一道弹劾王朗的奏本便能令他致仕?”

    “可是那道奏本言之凿凿,若是王朗入罪,丞相难辞其咎吧?”

    话音戛然而止,因为王允来了。

    一众人做鸟兽散,飞快逃开。

    王允还是听到了不少,不由得皱眉,而后面无表情的回了值房。

    景福殿内。

    刘辩十分懒得的起了大早,陪着蔡文姬在散步。

    而在他们边上,还有刘辩的妹妹刘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