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章 攻克会稽 (5)

    对战的两位,一位是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地布下天罗地网;一位是知己而不知彼、志得意满地往网里钻。

    可怜这位在淝水之畔大破苻坚的晋国名将,竟然被他看不入眼的毛贼困住而无法脱身。这时的他,就如同陷入十面埋伏的霸王项羽一般,任凭有天大的本事,也在劫难逃。谢琰眼见事态无法挽回,只希望能在重围中冲出一个缺口,撤回会稽城。却不料帐下的都督张猛见局势不利,顿生临阵投敌之念,于是趁谢琰没提防时挥刀砍向他的战马。谢琰落马之后,被张猛一刀砍死。同时遇害的,还有谢琰的两个儿子谢肇、谢峻。

    一代忠魂,就这样溘逝他乡。怎不令人伤痛?

    兵法上开篇就讲了诸多为将者的戒律,征战多年的谢琰将军不可能不知道。所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谢琰是将自己陷入了敌胜而己不能胜的地步。

    听说谢琰的尸骨还遗留在他遇难的千秋亭,刘牢之派人去寻了两天,终于找到了。刘牢之亲自在会稽城内选了副好棺木装殓好了谢琰的尸体,遣人把他送归首都建康安葬。

    朝廷念谢家一门忠烈,追授谢琰侍中、司空之职,谥为忠肃公。这且不提。

    谢琰的棺木起程赴建康的那天,刘牢之率众人在城门处哭奠过后,登上城楼目送那一行人离去。

    刘牢之感慨地对我说:“看来这会稽果然乃是非之地。”

    我点点头,半评论半提醒地说:“前任会稽之守信鬼神而不设备,葬身于孙恩之手;继任会稽之守信自己而不设备,也葬身于孙恩之手;现任会稽之守,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不设备。”

    “诚然。会稽乃南方重镇,怎可不设防备?孙恩在吴郡所吃的败仗定然让他意识到仅凭人多混战是不能战胜北府军的。他逃归海岛后之所以数月没有现身,也许就是一直在谋划与谢琰的会稽之战。谢将军还以吴郡的孙恩视之,岂非大意?”

    “依末将看,恐怕不仅止是大意。”我直率地说。

    “哦?”刘牢之看了看我,想了想说:“你说得对。倘若只是因为大意,那么即便孙恩胜得一时,也不可能连战皆胜。自孙恩起事以来,谢琰、孙无终、桓不才、高雅之等诸将屡屡败于贼冦之手。倘若只是小败也就罢了,连那些能征善战之大将竟也几乎全军覆没。王凝之等就更不必说了。可见,孙恩本人虽然不懂兵法,可是他手下之人并非都不懂兵法。”

    “目前所有与孙恩对战的将军里,未遭失败的,只有将军您一人。”

    刘牢之明白我的意思是在提醒他不要轻敌,自谦地说:“也许我只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听刘牢之说完这话,我觉得不太好回应,就转而问道:“将军打算如何守这是非之地的会稽?”

    “前几任会稽郡守均是失策于会稽以东的防线。倘若东面不守,孙恩出浃口(注1)登陆便可长趋直入会稽城下。当然,他也会考虑从浙江入海口登陆,但是正因为彼处离会稽、吴郡近,我军防守也较严密,所以选择那里登陆对孙恩而言难度较大。”

    “确实。”

    “甬东之地向来防守薄弱,也一贯是孙恩登陆之首选。从甬东进攻会稽,则句章、上虞(注2)为必经之地。这两处本就设有军事壁垒,只是兵力、防备不足。不如在那两处设防。德舆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