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章 流言满天(求首订啊!)

    PS:上架了!求首订啊!

    ………特大号么么送给大家^_^,祝大家国庆开心多多,快乐多多!…………

    有充足银子在手的日子过起来还是听舒服的,接下来的两天,阮绵绵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养伤,做做针线,学学刺绣,以及看看书写写字。

    既然打算开书画铺子,她这个阮先生的女儿总不能连支毛笔都握不好吧?而且既然以后都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看书写字这种基本功还是要掌握的,不然她可就越活越回去,变成文盲了。

    因为还是不习惯每天只吃水煮和蒸烙的食物,十分怀念油炒的味道,她特地让便宜老爹去买了十来斤纯粹的肥膘肉回来。也不用水洗,只用刀将表面的脏污刮掉,再切成小块,而后在锅里加点水,最后用小火慢慢地熬。那香味儿很快就飘出了厨房,弥漫了整个小屋,甚至隔着院墙还能听到外头的人在喊香,也不知馋了多少人的嘴。

    要知道,这肥肉可是一向比瘦肉贵,一般人家平时也不过是偶尔买点五花肉,再把肥的挑出来熬一点而已,那香气哪来这么干净浓郁啊?何况还持续了这么久,该熬了多少肉啊!这向家母女平时里可没这么奢侈的。

    好奇惊讶之下,平时里多少有些顾忌向家母女克夫之名的邻居们,也忍不住借着各种名儿上门打探来了。

    一个叫婶子,说想借棒棰。

    一个叫妹子,想请教一下针线活。

    一个叫向家娘子。说咱们邻居好久没一起唠嗑唠嗑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向家母女自然也不能把这些三姑六婆地挡在门外。平时一向冷清的向家顿时热闹地不得了。

    因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过是围绕这熬猪油的话题。阮绵绵自然是有问必答。只说自己这段时间胃口不大好,就想吃油炒的菜,便宜老爹心疼自己,今儿个特地去买的,这样以后想吃的时候也能炒一两个菜。

    三个女人夸了一通阮彦真疼爱女儿之心,接着又去厨房看了看正在熬的油。见锅里肥肉已经熬出了一半金灿灿的亮油,可却不见丝毫焦黑和异味,而平时自家偶尔熬一点的油色大不相同,少不了又讨几句经。

    阮绵绵都耐心地一一说了。只说是从欧阳郎中家里听来的法子。

    三个女人都细细地记了,说下次也试试。完后,却还不见要走的意思,只是一味地拉家常,话题慢慢地开始围绕起阮绵绵这些年的辛苦来。

    阮绵绵敷衍了几句,没一会就有些厌烦这些人怎么如此八卦,而且这八卦的中心还是自己等人,就有些不耐烦了,借口身子有点不舒服。就先回了房子。并没有注意到当她说身子不舒服的时候,那些婶子婆子们的眼里都有一股捉摸不透的意味,还时不时地交换一下眼神。

    不过,她没注意到。不代表惯于和这些市井妇人打交道的向家母女没注意到。

    看着大家的眼角频频地瞟向阮绵绵的房间,向母本能地觉得这些女人肯定不是只想来看看她家为什么一下子熬这么多猪肉的原因,而是另有所图。再想起自己这两天进出时。好像投在自己身上的眼神忽然多了些,还时不时地看到人们交头接耳。心里不由一沉,还以为别人又有什么闲言碎语要诽谤自家。便悄悄地向女儿暗示了一下。

    向巧依也察觉出众人的异样,立刻会意地一边婶婶伯母的称呼的亲热,一边拿出了一些蜜饯瓜子还有糕点招待大家,又给大家添了茶:“李婶子张伯母赵大娘,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啊!”

    “哪里哪里……小娘子真是又客气又贤惠,谁娶……”赵大娘顺口溜地夸了半句,忽然想起在向家开这玩笑可不适宜,连忙生硬地拐弯,冲着向母陪笑,“向家娘子啊,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儿,可真是你的福气。”

    对于这种话的真假,向母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得体地笑笑后就假装不经意地问起:“说起来这些天我整日只有绣坊和家里两头跑,都好久没出去逛过了,也不知道外头有什么新鲜事,大娘能不能同我讲讲一二,也好让我这个小妇人长长见识?”

    三个女人顿时止了声,同时想到,莫非这向氏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成?

    有心不当这出头鸟吧,可这会儿已经吃了人家许多又喝了人家许多了,难免有些嘴软,期期艾艾之下,李氏和张氏都看向赵大娘。

    赵大娘见此,知道也只能自己来出头了,便干咳了一声,正经八百地坐直了身子,眼睛先瞟了一眼阮绵绵的屋子,而后身子微微地往前俯,刻意地压低了声:“向家娘子,有些事情呢本来我们也不想说,更不相信的,可是这两天这件事儿在左家桥可是传的沸沸扬扬,也就你们几个还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