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七章 谋划(上)

    第九十七章谋划(上)

    “哦?是言儿所写的吗,那便难怪了。”窦氏了然地点了点头,也没有怀疑,毕竟李墨言才名远播,写出这种好诗,在旁人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阿芙才会如此放心地把这件事栽在他的身上。

    “今**们几人做的都不错,姐妹之间就是要这般相互帮衬着,才能共同维护好咱们李家的名声,这几**们就好好在府上歇着吧,没什么事情也不要抛头露面了,宫里头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窦氏面上带着欣慰的表情,又是与阿芙三人嘱咐道。

    阿芙与李思温姐妹自然知晓窦氏话中的含义,李思温和李思柔都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未来皇后定是会从她们李家出了,只有阿芙是知晓内情的,心中却也并没有多少惊慌,走到这一步,这个皇后她自然是不会放手,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就完全要靠她自己的谋划了。

    三人陪窦氏一起用完了晚饭,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李思温似是因为今日受了阿芙的帮助,对着她的脸色也稍稍好了些,难得没有与她找茬,阿芙从窦氏那边出来,并没有直接回自己的住所,而是转而去了那墨舫园,李墨言与窦依云婚后所居住的院落,墨舫园离窦氏的福寿园并不远,想来当初窦氏这般安排也是为了能更方便地见到李墨言夫妇,阿芙只是带着两个丫鬟走了一刻钟的时间,便已经到了那里,墨舫园的门口有些冷清,不过是辰时刚过,院门就已经关上了,春梅上前去轻轻敲了几下那朱红色的门,不消一会儿,便有一个梳着丫髻的绿衫丫鬟开了门,见到门外站着的三人,立马将门打开,对着阿芙行了一礼,方才说道:“七小姐您来了,奴婢马上带您去见奶奶。”

    “你们奶奶今日里身子好吗?”阿芙的面上带着亲厚的笑,缓缓跟着那小丫鬟往院子里走着,柔声问道。

    “这几日二少爷回来了,奶奶的病自然也就不药而愈了,这几日脸色可是好看了许多。”那小丫鬟颇有些兴高采烈地回着阿芙的话,看着很为自家主子开心。

    阿芙含笑着点了点头,窦依云这几年在李府也着实过得不容易,那李墨言常年在封城,回到李府的日子屈指可数,最苦的自然便是她的新婚妻子窦依云了,嫁进李家四年了,肚子却仍然没有消息,虽说这并不是她的过错,但古代总是过分苛责与女子的,而更让她气闷的便是,那李墨言去封城的时候,带上了他的那个通房丫头胭脂,窦依云都还没有跟胭脂一较高下呢,人家却已经跟着自己夫君走了,徒留下她一个人在这里独守空闺,让窦依云怎么能不心中郁结,转而病弱加身呢?这几年里,阿芙倒是时常过来探望窦依云的,陪她聊天解闷,说实在的,阿芙觉得窦依云这个女子当真是有真才实学的,特别是对诗词歌赋这一项,想当年她仍在闺阁中的时候,就常常有妙句佳言流出,吴国的才子们对她的诗句也是极为推崇的,不然这吴国第一才女的名头也不会落在她的头上,可惜女子吟诗作赋多了,便难免伤悲哀秋,再加之那窦依云本就有闺怨,这些年却也做不出原先那般有灵气的诗句了,阿芙也常常叹息,这“情”之一字,到底毁了多少有才情的女子啊。

    很快,那小丫鬟便把阿芙引到了窦依云的闺房之内,窦依云随意穿了件简单的常服,慵懒地坐在榻上,她并没有挽发,那乌黑秀丽的长发披散在肩上,却是更为她添了几分孱弱的气质,两人一向熟稔,所以窦依云的装扮也甚是随意。

    窦依云挥了挥手让服侍在身边的几个丫鬟退下,阿芙也遣退了春梅和夏荷,她在窦依云的身边坐下,笑看了她的脸一会儿,方才开口说道:“恩,方才那小丫鬟说的不错,你的脸色看上去是好了许多,是因为二哥哥回来了吗?”

    窦依云微微的笑了笑,那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玩弄着自己的长发,出口的话语中却是又带了份哀怨:“昨儿倒是来过我这儿了,坐了没一会儿便走了,今儿让那羊毫传信来,说是不回来了,你说这人是回来了,可心却总不在我这儿啊。”

    “嫂嫂不必这般说,我今儿去宫里的时候遇着二哥哥了,他还与我提到你呢,说是觉得对不住你,因为这国事疏忽了你,不能好好陪着你。”阿芙看着窦依云这郁闷的小模样,自然是要好好安慰她一番的。

    窦依云听阿芙这般说,那美眸立马便亮了起来,身子微微往前倾,抬手抓着阿芙的手说道:“他真的是这么说的吗,那他说了什么时候会回来了吗?”

    阿芙此刻觉得自己真的是很无奈,那死狐狸惹下的事情,还要她在这里收拾残局,她依旧带着那宽慰的笑容,轻轻握了窦依云的手说道:“嫂嫂便放心吧,二哥哥说了,今次会在郾城多待一段时间的,定能好好陪姐姐一段时间了。”

    此刻窦依云的脸上方才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叹了口气说道:“若真能这般就好了,你是不知道,他在那封城待一日,我在这府上便担惊受怕一日,若是什么时候他能再不去那封城,便是让我减寿几年,我也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