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章杀手锏

    “嗯!”对于赵乾的话,崇祯皇帝也是颇为认同。他所虑者也的确一为钱,二为兵。现如今左良玉吴三桂等等,那都是听调不听宣,要指挥动他们是越来越难了。

    这时候崇祯皇帝也来了兴趣,既然能说出这么逛摊阔论的话来,那就一定附带着一定的办法。不管是不是太子自己想的,崇祯皇帝都想知道这解决的办法。看向赵乾,崇祯皇帝也有了考校的心思“那太子有何良策?”

    抬头看了一眼崇祯皇帝,赵乾深吸一口气一下就跪了下来,大声的说道“儿臣愿往南京一行,为父皇筹集军费!”

    “去南京?”一时之间,崇祯皇帝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去南京,跟解决钱粮问题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啊。可是半响过后,他突然就想明白了,这是要跑啊!

    说来说去就是怕死不敢在北京城待了,所以想要去南京。真是虎父犬子,他到现在都没怕过。清兵包围北京城的时候,他都能在城墙上观战丝毫不退,这小子却已经怕了,真给他们老朱家丢人。

    崇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向他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善。赵乾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却知道,若是崇祯皇帝一直这样的话,那今天就甭谈了。

    “父皇,儿臣也知身为太子,不可随意出宫。可如今大明皇朝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父皇整日殚精竭虑,可是大明的赋税就那么多,而百姓生活越发的贫苦,实在是不能再加了!”

    “为筹集钱粮,只能另寻他策。父皇身为一国之君,自然应地方坐镇朝堂。而儿臣原为马前卒,尽自己的一份力。无论这次成败,都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一个为父皇分忧的机会!”

    脸色越发的不明,也许是赵乾一番言语说的太好了,一时之间连崇祯皇帝都分不出真假来。只能静静地看着赵乾,而赵乾同样不示弱的看了回去。

    “父皇,若是父皇不放心的话,儿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此去南京,一年之内,儿臣为父皇筹集军饷五十万两,练精兵万余。三年之内,筹集两百万两军饷,练精兵三万以上!”

    “届时无论大明有任何情况,父皇都可以从容应对。若是儿臣办不到,那是儿臣无能辜负了父皇期盼,儿臣愿一切听凭父皇处置。届时无论无妨如何惩罚儿臣,儿臣都甘愿承受!”

    对于崇祯皇帝,赵乾其实一点也不了解。只是知道一些崇祯皇帝的事情,一个就是脾气直,第二一个就是缺钱缺怕了。这样的人用激将法加金钱攻势,一用能准上当。

    说实话崇祯皇帝真的的动心了,看着赵乾连军令状都立了,崇祯皇帝多少有些相信他了。可是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一个太子,如何能筹得如此多的财富?”

    “正因如此,儿臣才想向父皇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盐引!”抬头看向崇祯皇帝,赵乾静静的说道“儿臣自知盐商者家资千万,富可敌国者不在少数,可见盐商之利。只要有盐引在手,每年可得数十万两。虽不能缓解我国库空虚,但也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更何况,儿臣还知道沿海一带,多有漂洋过海者。每次出海,家资可翻三到四倍。来回一次,即可得到数倍乃至是数倍的利润。如此不出一年半载,即可筹得.........”

    “哼!你乃是我大明之太子,怎可日夜想着做这些贱业!”没等赵乾滔滔不绝的说完,崇祯皇帝就气冲冲的打断了他。这一次崇祯皇帝是真生气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赵乾的方法竟然是去贩盐,去出海经商。

    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太子就是太子,是绝对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的。实在是他怕,怕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想想他哥哥天启皇帝,沉迷于木匠活,结果把大明弄得一团糟。

    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就发现,大明就如同一个漏洞的破房子。他拼尽全力的四处补洞,结果房子越补越破,眼看就要塌了。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不务正业,直接把这破房子给弄倒了。

    “不如此,我大明开支从何而出。若是再加赋税的话,那可真就逼得天下百姓走到大明的对立面了。现如今天下天灾人祸不断,百姓亦不附体食不果腹,只能卖儿卖女以求苟存。凄惨之处,甚至易子相食,百姓何其苦也!”

    发现崇祯皇帝脸色不对,赵乾立刻就改变战略。看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经没用了,是你逼我的。随后,赵乾就开始用出了他的必杀技“哭!”

    可见哭之一道,可谓博大精深。人在最无助的时候,大打感情牌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上到争皇位打江山,下到争家产求同情那都是极好用的方法。无论男女,只要一哭出来,保证会让人心软,只是或多或少的事情了。

    而今时今日,赵乾在逼不得已之下,也用出了这一招。而且在来的时候,赵乾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袖子里的洋葱,可不是白带在身上的。

    只见赵乾微微低了低头,随后又抬起来。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泪水。没办法,谁知道这洋葱劲道竟然这么大。现在他脸上的眼泪,是怎么也止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