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卷 晓妆新 第四回 过年(3)

    不过对于山东话,璇真已经学得颇有起色了。如今要是她开口说话,别人恐怕也很难听出来她与本地人有何分别。所以这更方便了她旁听别人的谈话,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在璇真看来,这王府里的人几乎都是山东口音,但只有一个人可以算是例外。那就是她的父亲,德王。他的口音明显与周围的人不同,只要听他说话,就会让璇真模糊地想起现代人所说的那种“京腔”,但跟她所听到过的北京话又有不同。难道说,因为他是从小在京城长大,所以自然说得一口明代的官话;而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地方口音,可能是因为就藩于济南但一直生活在王府中,少与外界接触,再加上他身份地位崇高,更不可能会有人硬逼着他学习山东话。

    一曲终了,那些乐伎都放下乐器,向主人们磕头。德王看上去似乎非常高兴,一边点点头,一边说了声:

    “赏!”

    两个小太监捧着托盘走上来,里面放着明晃晃的银子,还有折得方方正正的汗巾。璇真不知道那一块银子几两几钱,不过再看看那些乐工歌伎们,一个个显得十分喜悦,就知道奖赏得不少。她听自己房里的宫女们说过,那样一方销金汗巾子,在外头就得卖到二、三钱银子一方,怪不得他们现在得到奖赏如此高兴。

    四个歌伎下去了,又有四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年轻女人上来,手里也拿着各种乐器。璇真留意到,她们微笑的时候、私底下打量殿内的时候,那种神情,的确跟四夫人很像,都是有种有意无意的月意风情,并不时常抬起头来,但偶尔一抬头,那眼神着实让男人心醉。

    “难怪房里那些丫头们老在说这些人的坏话,可能也是担心会被她们抢走自己的风头。”

    璇真忍不住这样想着,又黑又圆的大眼睛往旁边的侧席上溜了一眼。四夫人仍然像往常那样,半低着头,不大说话;就算有时开口,也是旁边的人像二夫人三夫人主动问她一句,她才回答一句。看起来,她比一向低调的三房还要怕事得多。

    “恐怕她也清楚,所以才不敢在人前显露、出风头。”

    歌伎们唱着曲子,正礼殿上屋宇宽大、房梁又高,这天外头正在下雪。不过殿上她们所坐的地方围着屏风,地上摆着黄铜大火盆,里面的火烧得正旺,再加上穿的衣服又厚,所以倒也不觉得冷。在斟第三趟酒的时候,璇真还听见自己的母亲请王爷宽衣,似乎是感到太暖和了。

    “……还是咱府里****出来的好,不像外头唱的,一味卖弄,油腔滑调的,叫她唱也不肯好好用心唱。”

    坐在侧席的五夫人这样笑着夸奖,璇真觉得她长得美,但那种笑里好像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五妹妹说的是,府里的又比不得外头的,过年过节的唱上几句,有时也在客人面前唱两句,自然更用心。”

    “这学唱的也艰难,多给她们几个赏钱也应该的。”

    三夫人低声说了句,不过她的声调之细微,好像是故意不想让人听见似的。二房的跟五房的对这话题显然很感兴趣,说个不停。二夫人向王爷和王妃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