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 上梁,乔迁

    慕同文自断亲一事之后就没有再出现在七里村里,他带着伊水远离了镇上,去了更远一点的城镇,也没有人再看到他,小慕陈氏也没有收到休书或者什么,就等于在家里守了活寡,而小慕陈氏也因为这件事整个人痴痴呆呆,也不能再照顾慕喜宝,这慕喜宝就跟着慕老爷子和慕陈氏一起生活。有人也传言说小慕陈氏还经常去当初伊水住的地方去闹事,只是那里早就换了人,闹了几次,那家主人狠狠的揍了小慕陈氏一顿,将她打得躺在炕上几个月没能下得来,这才没有了再闹的胆子。

    慕老爷子在那天晚上的时候就醒了过来,听到慕陈氏将这事情的所有的经过都告诉了他,他并没有怪罪慕陈氏自作主张,但是对于儿子的不舍和想到这些事的愤怒,让他一直说不出什么话来,到最后只剩了一口长长的叹气声。这大儿子不知去向,大儿媳疯疯傻傻,只余下了慕喜宝这个娃娃,老两口不想麻烦老二一家,就只是自己带着孩子。好在慕喜宝如今也是能自己吃饭的年纪了,倒是不用喝什么奶了,这才省了不少的事情。

    再说慕同武一家,虽然现在还住在老屋子里,但是呆在家里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这慕苏氏的肚子已经大到她自己看不见脚尖了,行动也是越发的不便起来,这新房子这边的伙食她也不能去做了,好在苏家的两个妯娌是天天过来帮忙,偶尔的梁京娘也会过来搭把手,这才能照应的过来。

    慕锦丫将店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等着多做一些产品到时候好一起开张,这些时间,自家种的栀子花她收集了不少,都一一的烘了烘,将里面多余的水分逼出来,但是还不能太干,太干了栀子花容易变色这样放进香胰子里的话,颜色上就会差很多。

    慕同武和梁京,吴三叔做的餐具已经如数交给了安少白,安少白见到慕家做的标记直夸精妙,这不懂的人只会以为是花纹,根本不能猜到这是一种特殊的标示,当即又下了很多订单,不多这次还加了小木杯;而脱粒机也已经出了第一批货,一共四台,慕同武几人都是在设备关键的地方隐蔽的刻上了标记,外面看绝对看不出来。

    这回来验收脱粒机的是专门农事的何大人,何大人也是农民家的孩子出身,见到这脱粒机确实是如传闻中的一般省时省力,那是激动地几乎要热泪盈眶,要知道这样的一台机器要省多少人工,而且会加快农业的进程,这样农民因为天气的原因来不及收成最后庄稼烂在田里的事情可是会少很多。

    这何大人也是个心系农民的好官,因此不遗余力的向皇上大肆宣传了一遍,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在指定的皇商的基础上,追加了一百台的机器,现在慕家木工也算是打出名号了,不仅有皇家的人来定,还有一些财主家也来定机器,也有不少人冲着慕家的木工质量,定了不少自家的家具,这一时之间慕家的木工小队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这天付师傅找到了慕同武,说是房子就剩下最后的一道上梁了,慕家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这整天忙着各自的事情,都差点忘记了房子快完工的事情了,这才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准备这上梁的事宜。

    同样忙的不可开交的是住在衙门的慕容战天,这段时间虽说是不断地收到慕锦丫的各种消息,但是大多数都是不用他操心的,再者紫鸢的那边也会不时的传来消息。只是唯一让他不舒服的就是安少白,几乎每天都会去慕锦丫的店里转悠,而自己只能憋屈在这衙门里,因为那个丫头暂时还没能接受自己更近一步的靠近她。这让他很是郁闷,这丫头怎么就不能势力一点,见身份眼开一点呢。

    最近让他头疼的却是自己那个皇弟,居然打着南巡的旗号,微服出来了,这两天怕是就要到七里镇了。他就知道这个皇弟是个闲不住的主,这下子他来了,还不知道自己要有多少头疼的事情呢。

    而另一边的慕同武一家却是忙的兴高采烈的,因为这上梁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这上梁的时间一般是选在午时,这一天慕同武是要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因此这与慕家有关的人都请了。

    吴家,梁家,苏家,武大娘,秦娘子,慕家的老两口,安少白,还有村长一家,都被通知到了要来这里与慕家一同上梁,这些通知了过来的人多少要带些礼物过来,意为“贺房”,这其中都是要带红布过来的,被称为“挂红”。

    吴家的老两口带来了一篮子家里养的鸡下的草鸡蛋,还有两尺给小娃娃做衣服的布料;梁京爹娘带来了八斤猪肉,还有几个梁京娘亲手绣的荷包;武大娘年纪大了,但是也是带了自己给慕苏氏,慕锦丫还有小娃娃做的布鞋,那上面绣的花都是武大娘亲手绣的,都是些寓意吉祥的花纹,好不喜庆;村长也是带来两条鱼,两坛子好酒,这也算是好的;秦娘子平日里在镇上,送了慕锦丫和慕苏氏每人一份脂粉,还给小娃娃缝制了不少的小衣服,这心思花的可不少。

    其余几家送的礼就更不用提了,都是亲戚家,不仅是照顾了上梁的一事,还都想着慕苏氏怀孕的事情,因此每家送来的东西不仅有上梁用的,更有小孩子能用得上的东西,这贺礼可是堆得老高的。

    这天天不亮,慕同武就将四个面塑的小燕子放在房架的四个“马头”上,木匠瓦匠以及来帮忙的人一起拉梁上架,钉椽子,只留下脊檀。再然后就要将鱼肉菜肴和馒头等物做贡品,中间放香炉祭拜。同时也燃放爆竹,这才能继续接下来的事情。

    “吉时到。”付师傅高声叫着,众人也一直附和着,之间慕同武将“游龙戏凤安玉柱,春暖花开上金梁”的对联分别贴在了梁和檀上,又用横着两双红筷子横着扎进了脊檀正中。上面的一双筷子横排三枚铜质钱,从两双筷子的正中垂下一条红绳儿,红绳上先系竖排的五枚铜质钱,再系一块一尺见方的红布,红布的下方绣着“平安”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