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还得按垅沟找豆包

    秋收开镰了,我无奈地又回到了离开五年的生产队。这几年真是白折腾了,被命运捉弄了一圈后我又返回到这原点上来。

    瞅瞅同样身份一瘸一拐的孙洪山,他咬牙拖着肿脚挣扎在地里。还有那昔日的伙伴李晓君,他们天天在艰苦的劳作中苦熬着。他们这几个人别说娶媳妇了,这些年连个媒人都没有。

    虽说不能进城上班,可同他们比我就算是幸运的了,起码还有人愿嫁给我,想跟我结婚过日子呢。我认命,这回啥也不想了,打定主意死心塌地就当一辈子农民。

    “农村的孩子呀!就是干活的命儿,你就是念多少书也得按垅沟找豆包。”看到我又下地了,带工队长李永山同情地向我苦笑着。

    我瞅瞅他,心里惭愧着嘴上无言以对。

    “鲁强呀,你要是不出去念这几年书是不是娶媳妇钱早都挣够了?你看我斗大的字不识一口袋呢,不是照样干活吗?”屈殿和好心地替我盘算着。

    因为他儿子屈军念完小学就下了地,屈总是认为这个年头念书吃亏,你当农民能识个眼么前字就行了。

    “燕雀怎知鸿鹄之志哉?”我心里嘀咕着文言文《大泽乡起义》中陈胜的话,只是冲他苦笑着,违心地点了点头。

    已经二十岁了,这回下地我必须要干整劳力。地里的活扔了四年,知道多少有些生疏,吃点苦头是肯定的。

    庄稼人都知道夏锄和秋收都是上趟子活,谁也偷不了懒。

    第一天上工是在屯东北的地里割谷子,一里地的垅头子一趟子六垅,每人把一趟子,自割自捆。进地先是把着趟子中间这两垅割,隔不远甩下一个谷捆要儿,把割下的谷子放在要儿上,老庄稼把式管这叫“开门”。

    自己念这些年书,觉得肚子里有点墨水,我又耍起了小聪明,本以为少放些捆子要儿,最后也就是谷捆子大着点,能节省时间加快进度。这开门的活儿倒是干得挺快,我始终处于大家前头,心里有些沾沾自喜了。

    “鲁强虽念书呆了这些年,干活还是把好手,不愧为咱庄稼人的后代。”挨我趟子的孙守礼大伯夸奖说。我象吃了蜂蜜一样甜,心里美滋滋的更加飘飘然。

    父亲伯父闻声也直起腰来停下手里的活瞅着我笑。

    伯父见我割这么冲,担心下刀毛草,割不好挨队长批评,特意跨过垅来嘱咐说:“强子你别心急,随上大溜就行。”

    “一点没问题五伯父,你瞅我这谷茬留得并不高。”

    心里美美地得意了一个上午,到割趟子的最后一垅,伸手这一打捆问题暴露出来了。别人的谷捆子一扎就捆上了,我的谷捆子撂得远,堆儿太大,原先放在地下扎捆的要儿咋也不够长了。没办法就得把一堆分成两捆,这样一来就不是单单另打一个要儿的问题了,还要多费不少工夫。

    见收割的人群已把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急得我满头大汗,舞动镰刀手忙脚乱,竭尽全力往前赶。尽管全身筋疲力尽的,怎么也撵不上去了。

    “孩子你这活儿干笨了,这么大谷捆子怎么能扎得上?”别人已到地头休息了,伯父和父亲一齐来接应我,三个人总算把这趟谷子捆完了。

    随后他俩帮我码谷堆,伯父吃力抱起沉重的大粗谷捆子叨咕说:“这就是队长不说你,将来装车和上垛车老板子都得骂你。”

    我羞愧难当,低着头不说话。二次下地又出了个丑,让我很没有面子。

    这才知道干好农活并没有所想的那么简单,自己虽然读一点书,对庄稼活还是门外汉。觉得今后要在农村干一辈子,千万不能让屯里人瞧不起。一定得长志气,对农活必须下功夫琢磨,虚心向老庄稼人学习。

    秋收的活是挺累,可一到地头我们一伙年轻人就打打闹闹地活跃起来了。队里的李长贵,李晓君几个发小儿再加上集体户的岳天明,常万和,陈洪禄,刘占东,祖万吉等一大帮小伙子,我们总是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

    觉得还是杨铁成老师说得对,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这帮年轻人在这里到处都能找到乐趣。

    岳天明现在已当上了带工队长,他和李晓君是我最好的伙伴。有岳队长的支持,我把队里的一块旧篮球板改制成了黑板报,挂在队部墙上,宣传科学种田和队里的新人新事。

    之后觉得这还不过瘾,又用大图画纸绘了一些宣传画和标语贴在墙上,把社房子打扮得一新。

    瞅着这些特别开心,因为做这些事,能区分出我与李晓君他们的差别来,自己喜欢被人刮目相看那种感觉。

    这又能让我找到心理上的平衡。不但说明我这书没白念,多少能派上点用场;而且觉得这些年让成分压得喘不上气来,要让大伙儿瞧瞧,我鲁强并非是个啥也不是的窝囊废。说白了,就想从中讨回一点尊严来。

    中午要出工了,社房子里挤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正闲扯着,蹲点干部公安特派员赵金龙走了进来。

    “赵特派员来了,快请坐,上边有啥精神?”队长李明春从炕上下来迎上去,赶紧打招呼让座。

    见公社干部来了,炕上正在吵骂着满嘴吐荤的人们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了,大家都瞪大眼睛把目光聚在赵公安身上。

    “没事,你们坐,你们坐吧?队里秋收搞得怎么样了?”赵金龙没有坐,一边与队长说着收割庄稼的事,一边背着手悠闲的观看着四周墙上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