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闺女你要坚持住

    “他爸你快看看,咱闺女又高烧了!”晚上八九点钟,孩子又开始哭闹,翠花伸手一摸,急忙喊我。

    我手伸进衣服摸摸孩子后背,感觉很烫手,出主意说:“这三更半夜的咱也没别的招儿,再用酒给女儿擦擦身子吧?”

    说着找来棉球和白酒,俩人忙乎着给孩子往身上擦。擦着擦着翠花突然惊叫起来:“哎呀!鲁强你快看看,孩子屁股蛋子这是咋了?”

    俩人把孩子放到灯下细一瞅,就见女儿屁股上出现个肿起的大紫青圆点子,能有烟袋锅大小。

    翠花用手指在上面按了按,抬头惊恐地说:“鲁强你摸摸,这里面还棒硬棒硬的呢。”

    顿时俩人都吓懜了,心立马紧张起来,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这是咋的了呢,虎巴的咋就紫青了这么大一块?”我自言自语叨咕着,心里划着魂。

    “我知道了,这里正是在前屯卫生所打针的地方!”翠花突然想起来了,气愤地说。

    “那次打啥药你还记得不?”

    “说孩子感冒发烧,他们给打的安痛定。”翠花记得十分清楚。

    孩子身体一直都很好,生下来就从来没得过病,小感冒咋会这长时间。我虽不懂医,但见到闺女屁股突然这样,知道高烧的根源肯定与当初打那针安痛定有关了。

    “明天就去卫生所找他们去!这口气咱不能就这么咽了。”见孩子给造这样,翠花抱在怀里心疼地哭着说。

    想想自己的成分,知道没法子去治这个气。就安慰她说:“找有啥用,怎么能干过人家?再说了,咱不得赶紧给孩子治病吗?”

    第二天来到公社卫生院,我举着孩子给唐医生看:“大夫你瞅瞅孩子屁股紫青这样,是不是打针打的?”

    “这个,这个不好说,没法完全确定。”唐大夫在孩子屁股上按摸了半天,满嘴支吾其词。

    翠花一听急眼了,大声质问道:“不秃头虱子明摆着吗?这地方正是扎针的针眼!”

    “这是屁股上,也许皮肤被尖锐异物刺伤感染了呢?”唐大夫瞪起眼睛,没好气地说。

    “翠花你犟那没用的干啥,咱别打扰大夫看病。”我怕吵起来,觉得给女儿治病要紧,赶紧制止她。

    一量体温还那么高,唐大夫摇摇头道:“你这孩子病情危急,得住院治疗。”

    人命关天,救孩子要紧,事到如此,觉得那个新家扔了撂了已无所谓。俩人在医院里住下来,又挂了几天吊瓶。就看女儿这病一天不如一天了,不管咋用药,高烧就是不退。

    “大夫,我女儿都好几天奶水不进了,这肚子咋还胀这老大?”我和翠花觉得不对劲,紧忙找唐医生问。

    唐医生按住孩子肚子,用手叩了叩,很无奈地摇摇头,他告诉说:“你这孩子又出现了肠麻痹,这腹胀是输液后尿排不下来积在膀胱里了,可现在病这样不输液怎么能行。”

    “天哪!这可如何是好。”翠花一听这么严重,盯着怀中的女儿呜呜哭起来。

    唐医生想了想说:“现在还没有恢复肠道排泄功能的有效药物,你们用手多给孩子揉揉肚子吧?也许会促进肠蠕动。”

    我和翠花轮流抱着女儿,隔会儿就揉一遍肚子。可连揉了两天,孩子屎尿一点都没排下来。

    “你改用湿毛巾给孩子热敷吧?效果可能会好些。”

    “你再用炒盐巴热敷试试?”

    唐大夫先后出了很多招儿,可咋折腾就是不管用。

    病治到第五天,眼瞅着孩子屁股上这青紫的地方在一点一点地扩大起来,并开始沿皮下向上扩散。

    到了晚上,女儿已病入膏肓进入半休克状态,她紧闭着眼睛喘息着嘴合不上了。干燥的舌头直伸着怎么也无法缩回去,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刺儿。挺到第二天清早女儿已呼吸微弱,只见出气,不见吸气。

    “鲁强啊!这孩子可咋整!”翠花怀中抱着女儿彻夜未眠,这一夜她几乎把眼泪都哭干了。从早上开始就呆呆盯着女儿的脸,嘴里一句话也不说

    “孩子的病这里是没办法了,你们去县医院吧?”见孩子不行了,唐大夫一脸内疚,象腰孤店的老于大夫那样,他现在也推手了。

    就瞅孩子在一口一口地倒着气,说不上哪口气喘不上来就过去了。此时俩人心头的那丝希望已无影无踪,连日来最担心害怕的事还是来了。

    你说二十出头就遇上了这种事,简直象天塌下来一样。翠花抱着孩子不断地往下淌眼泪,我傻子一样地站在她身边,两个人彻底绝望,没了主意。

    “快走!孩子能挺到县里,或许还有救!”沉默片刻,我突然觉得女儿不能这样子挺死。

    因为我知道,死去的七岁姐姐就是在就医路上耽搁了,记得从大队卫生所回来马上连夜赶到大榆树公社卫生院,本寄托很大的希望,可进门姐姐就没气了,医生怎么也没抢救过来的。

    当时我就坐在马车后耳板上陪着去医院的,回来路上母亲撕心裂肺地哭。那一夜的悲伤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似乎感觉到了这可怕的悲剧马上又要重演。

    “怎么办呢?回屯找车肯定是来不及了。”

    一想去县城的公路就在卫生院门口,我俩抱着孩子气喘息息着一路小跑急奔向院外。此时只有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搭上方便车。

    “叮呤呤--,叮呤呤--,从屯里传来一阵串铃声。不一会儿,一挂大马车从公路上屯子那头跑了过来。让我和翠花心中不由一喜。

    “你俩口子要去县城?我正好给供销社去拉货,快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