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春之声

    到国庆节,女儿的病是好得差不多了,可身体上的伤口始终没愈合。找彭永春老中医给配了生肌散,须用香油调和外敷。

    听说后屯五家子种芝麻,家家户户榨香油,我骑着自行车去那里。心里惦记着不知方卓考哪去了,就顺便来到了他家。

    “哎呀,老同学你咋来了!”见我推门进来,方卓满脸意外,放下手中的书从凳子上站起来,一把拉住了我的手。

    “我来屯里找点香油给孩子配药。你上学了吧?到底考哪里去了。”瞅他穿着雪白的半袖衫,皮鞋擦得铮亮,一副十足的城里人派头儿。

    “我在嫩江读农业大学,国庆节放假回来看看。”

    “我就知道你一准得考上。”

    “这是我的对象杨晓燕,在省城警察学校念书。”方卓转过身去指着炕沿上坐的姑娘说。马上又回头指着我介绍道:“这是我高中同学鲁强。”

    细一打量,这姑娘中等身材长发披肩,真是天生丽质,白晰的瓜子脸上眉清目秀的。我上前礼貌地握了下她的手:“您好杨晓燕!我祝贺你俩。”

    “您好,您好!”杨晓燕撂下水杯很客气地站起身回应我说。

    细瞅他俩真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不由好奇地问:“你俩真是太般配了,怎么认识的呀?”

    “晓燕是屯里集体户的知青,我当团书记那时搞文艺宣传队。我编节目她演出,总在一起混,早就非常熟悉了,不过那时还没有谈婚论嫁,我俩是在省里上学后才订婚的。”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羡慕同学这美满的姻缘,人家方卓就是比咱有正事,到底坚持到高考这一天了,但觉得他考农大有点屈才。

    “老同学你高考多少分,怎么去农大了呢?”

    “我高考打了268分,志愿报低了,其实后来才知道考清华北大才240分。可我生怕走不出去,当时连嫩江大学和东北师大都没敢报,因为考农大当政治队长的能给加分。”

    “那可太可惜了啊!”我惋惜道。

    聊了一阵子,方卓就陪着我去屯中寻几户人家找了半瓶香油。回来路上,想想人家方卓的体面和风光,而我今生再与大学无缘了。低头瞅瞅自己这寒酸破落的样子,骑着自行车一路上沉默不语。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转过年阳春三月,小草已开始萌芽。它们一拱土就浑身暴发着强大的生命活力,贪娈地吸吮着甜美清新的甘露,尽情享受着温暖明媚阳光的爱抚,一眨眼的功夫,就在村边的田间地头抹上了一簇簇的新绿。此时你若是来到村外的大草原上,它们已绿油油的从你脚下铺开,直至天边一望无际了。

    房前屋后的杏树桃树,昨天还满是密密麻麻的花蕾芽包,一夜春风吹过,今早上已是枝头花朵竞相开放了,这家那家的院子里全是粉红粉红一片的。

    小蜜蜂在花间忙碌着,吸引着孩子们一张张顽皮的笑脸。街边的柳树被春风剪出了条条细叶,垂着枝头,微风吹来,不停地摆动着它那绿色的丝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大好消息,犹如这温暖的春风一样,吹绿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给我们这小村庄带来了喜悦。

    队里上工的人们手拿邮递员刚送到的报纸,欣喜地相互传阅,共同议论着国家将要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报纸上说南方已开始分田到户试点了。”

    一听说土地马上就会分到个人手里,全社房子人脸上都绽满了笑容。大家似乎都感觉到好日子已离着不远了,发家致富这回可真有了盼头。

    “地分了好!省得咱们再养活那么多闲吃饭的。”

    “咱们要是每户手里有几垧地,那啥值钱就种啥!不是都发大财了吗?”

    孙长志抿嘴一笑:“你们这就是老土了不?官话说那叫‘市场调节’,以价格为导向。”

    “哈哈——,二姐夫你别穷拽了。”

    正瞅着大伙耍戏孙长志呢,李长贵副队长突然手拎羊鞭过来找我:“队里的羊倌家里有事请假,鲁强你今天替他放羊去吧?”

    “行!我这就去圈里松羊。”伸手接过羊鞭,我痛快地答应道。

    毕业以来,头一次干上这轻松的活儿,我欣喜地扬起鞭子赶着羊群来到了村后山上的小杨树林里。

    羊贪婪地啃着林间刚长出来的嫩草,向前移动得很慢很慢的,我跟在羊群后欣赏着眼前的一切。这是条顺着小北山东西走向的林带,八九行树的宽度,一人多高的小白杨,齐刷刷的,一行行枝头上已顶着茂密的翠绿了,全部笼罩在这薄薄的晨雾之中。

    我正高兴地哼着小曲,忽然几只喜鹊从头顶掠过,它们展开翅膀悠闲地翱翔着,黑翼白腹,羽毛象刚在水中清洗过一样,特别干净明亮。我目送着它们落在了前面不远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静静地林地里,这喜鹊叫声特别清脆悦耳。瞅着这美好的景色,自己心情也跟着特别愉悦。

    我抬起腿注视着脚上的新球鞋,今天觉得它咋这么顺眼可心,穿着特别舒服。再迈开双脚,踩在这棉花一样松软的机耕林土壤上,就感觉浑身轻漂漂的,犹如一脚踏进了东海的蓬莱仙境,随即眼前似乎幻觉出海市蜃楼般的美好来。

    自己突然在想,转眼几年全国形势变化这么大,我当下还年轻,期盼所学的知识能为国家所用。也许我人生的梦还会有续写的机会,在这祖国美好的春天里自己还有希望……

    想着,想着,那美好的梦似乎真的变成了现实。仿佛我穿上了崭新的衣装,跨上了瓦亮的自行车,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出了这小村庄,去到说不清的什么地方参加工作上班了。

    此时亲人的欢喜,乡亲们羡慕的微笑,就活生生地浮现在了眼前。这一切就象真事似的,那种美好的骄傲和强烈的自豪,不由得让自己脸上露出了笑容。

    难道这是好兆头吗?以前就是在梦中,也就是些学校里的那些事,这种感觉从来未曾有过的。这出人头地的虚荣,尽管虚无飘渺,明知不会是真事,但还是觉得身心愉悦,浑身都得到了极大地放松和满足。

    “大哥,你刚才听到村里大喇叭的通知了吗?”几天后,早上刚要上工去,宝山表弟气喘吁吁地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