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6章曙光

    八九年春节到了,除夕夜晚瑞雪纷飞飘飘扬扬地下了一宿。大年初一早上起来,我一推门满目银装素裹,到处一片白茫茫。

    近前的街上,房屋,还有远处的树木,及村外的田野,都被这洁白晶莹的雪覆盖着。一夜之间,让这视野中的万物都变成了洁白无瑕的美玉,形状万千,静静地镶嵌在这天地间。

    踏雪走出门,站在村口举目远眺,我好奇地企盼着新一年的朝阳。静静的期待之中,转眼之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被这金灿灿的阳光一照耀,沉静的万物立马变得晶莹刺眼了。

    霎时间,这铺天盖地的雪被染成了金黄,眼前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来。回头一瞅,远山近树衬托着民房上的渺渺炊烟,还有那家家屋前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喜庆的窗花,门上红春联和那倒贴着的大福字,在白雪映衬下特别鲜艳夺目。这小屯突然间如同有了生命一样,到处是生机一派,载着新年的喜气。

    瞅着眼前这美好,怎么也无法让我高兴起来。回顾几年走过的路,觉得与廉主任相比,我就象个幼稚的孩子。应该说本来就先天不足,起点低立事又晚。可自打当上学校领导和拿到大学文凭后,似乎就沾沾自喜起来,完全丧失了生命的动力。特别是改行进城受挫以来,我更变得醉生梦死,终日无所事事了。想到这里突然头脑清醒过来,不由的责怪自己不争气。

    “再这样沉沦下去,我鲁强今生不就完蛋了吗?”

    “不!我厌恶这种堕落,生命本应该更精彩。”

    回到家里,翠花已开始煮饺子了。她蹲在那里正往灶堂填着柴禾,抬头责怪道:“这大过年的,鲁强你出去干嘛?快给孩子穿衣服,马上就开饭了。”

    我没心思回答她的唠叨,走进里屋坐下来翻开日记提笔写道:“人生如这屋外的落雪,起初就是一页白纸,可这纸上描绘出的图画却各有不同。醉生梦死者画出的肯定是烟垢酒污,勤奋刻苦的人描绘出来的才是最新最美的风景。我还年轻,不能如此沉沦下去。应该象颗璀璨的流星,尽管在天幕上仅存在一瞬间,也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来。”

    思来想去,觉得虽这次武装部没去成,但不能气馁。在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平台上,自己将来一定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今后应该发挥特长多在报纸上发稿,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古来文章就是敲门砖,我要以此为资本,逐渐夯实社会基础,力争将来有所作为。

    学校开学了,鲁仙考民师证的结果不利,她的成绩和于晓华并列又正好赶在了录取名额的最后,所以就出现了两人争一个指标的情况。

    母亲把我找来,开口就埋怨说:“当这个校长连鲁仙都没沾上光,你不怕屯子里人笑话吗鲁强?”

    “那于晓华的老爸于占江曾在公社里当过校长,虽说退休了,可在局里还有些老关系,大哥你说我这还能有希望了吗?”鲁仙一脸愁容。

    我很内疚:“婶,我怎么会不关心鲁仙呢?那考场上我不是怕别人说闲道淡吗。”

    担心妹妹录取不上,我来到县教育局想求求张国志局长,可不巧他去了市里。

    在楼道里凑巧遇见了人秘科长陈佳焰,便上前问:“陈科长,我妹妹鲁仙任用证的事你看能不能帮帮忙?”

    “她们两人分数并列,我也决定不了,最好你自己找局长去说说。”陈科长一脸为难。

    “你和局长关系好,给我说说呗,帮做做工作。”知道曲局长很难接近,怕自己这副校长的身份和人家搭不上话。

    “那我找局长试一下吧?不行多录用一个,让她俩都上来,估计能差不多。”科长很同情我。

    见妹妹的事大有希望,这让我非常高兴。从教育局出来我就去了政府办,顺便找张宝玉给弟弟鲁钢办点事。他去年本读高二,在宝玉的帮助下辍学去县纺织厂当了工人。昨天回来找我,说厂里有一批去技校代培的,鲁钢想参加这次学习。

    “我弟弟想去技校培训,你帮人帮到底,还得跟纺织厂那头苏洪涛说说。”进屋我张口说出了来意。

    “学点技术也挺好。哪天我和苏厂长打个招呼,估计没问题。”他觉得这不算啥事,送谁去都一样。

    正说着呢,廉政文主任推门进来了,见到我就告诉说:“春节在县委大院看秧歌碰到了德臣书记,我和他谈过你去武装部的事了,你耐心等着吧?别听社会上瞎传。”

    “你上回说的消息不准,主任问过韩政委了,那张忠军是古部长推荐的,现在部里还没立会研究调谁,怎么能给他发军装呢?”宝玉插嘴跟着补充道。

    “那可太好了!太感谢您了廉主任!”我马上又兴奋起来,赶紧连声道谢。原本被自己放弃的事,就这样又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