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节考试与放假

    元旦后很快就进入考试前的最后复习。同学们暂时忘却了元旦晚会的狂热,开始回到紧张的复习准备中。不过荣飞的两首歌开始在校园里流传,不准确的声调听起来很是怪异。

    1月10号,中国足球队以1:2负于新西兰,让对中国足球赋予无限希望的中国球迷痛苦不堪。班上不少爱好足球的同学,对这个结果感到不能接受。资讯开始发达,社会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开放着,以前不关心不知道的东西正飞速的迎面扑来,迫使人们参与其中并沉湎于其中。足球正是这样的东西。

    荣飞不参与球迷们对这场球的争论,只有他知道。中国足球还将给国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从15号开始期末考试,然后就放假各奔东西了,大家将获得一个45天左右的假期。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选择与家人团聚。学生会已经组织各班登记外省同学离开北阳的车次和日期了。

    高低杠事件让荣飞获得奇特的关于未来的长梦,也损坏了他原有的一部分知识和记忆,比如高数,原先他根本不发愁,自高低杠事件后就出了问题,教科书变成天书,大部分题目不会了。他也想用其他的办法混过去,偏偏教高数的古玉芬老师极为古板严厉,像巩汉祥那样的好事是再没有了,只好找了前二个学期即高数一和高数二开始复习,这段时间功课上最耗时间的就是数学了。荣飞费力地做着卷子,一向依赖荣飞蒙混过关的李建光可苦了,眼看时间已过了一大半,等待的纸条还没有传来。他和荣飞的座位隔了一个01班的女生,他给女生递过张条子,条子上写着“快”下面注着——转给前排。但不幸被监考的巩汉祥老师发现并收走了。虽然条子上并没有答案一类的东西,巩老师也将这张纸条作为作弊的重要物证收藏起来,当然重点盯住了李建光这一片。直接后果就是荣飞毫无动作,李建光当然惨了,不用巩汉祥追究条子的事,高数是绝对挂掉了。

    李建光对荣飞埋怨不已。荣飞也苦不堪言,计算自己的成绩也就勉强及格而已,高数三对自己并不难啊,这******是怎么了?

    “全******因为01班的那个****。有机会老子一定收拾丫的。”李建光将账记在了01班的那个女生身上。

    高数算是最难的一科,其他如计算机语言荣飞心中有数,不会亮红灯的,最轻松的却是英语,卷子上的题目简直是小儿科,只有一篇英语作文《我心目中的北阳》费了点时间。

    放假前的成绩是出不来的,如果有不及格的科目,学校会给学生通知,接到通知的假期就过得不怎么愉快了。自己是否能过关心里其实都有数,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搞下来,最不陌生的就是考试了吧?

    男生宿舍都在忙乱,大家将行李皮箱一类的东西打包,集中在二个宿舍,彼此简单的道别,然后就鸟兽散了。出来了近半年,这些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很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荣飞最关心的是鲁峰是不是能跟他那个在香港的表舅取得联系,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在假期能见上这位港商一面。不断证实自己脑子里的长梦后,荣飞逐渐的冷静下来,一些计划也就产生了。这个假期将是个忙碌的假期,时不我待啊。只有在大部分人仍在茫然的时候行动起来才行。荣飞知道,很快,极富创造力的国人在政策的放开后将创造出怎样的经济奇迹。

    在离开学校之前,荣飞去了趟荣诚火锅店,按照约定向张诚夫妇支取了2000元,现在这笔“巨款”就装在挎包里,十元就是最大的面额了,200张十元大票无论如何揣不在身上。他开口的时候,张诚还有点犹豫,陶莉莉却不问他要这笔钱干什么,爽快地给了他。当他将写好的借据交给这个看上去泼辣但实际颇具城府的老板娘。

    “兄弟,我知道你是做大事的,姐现在现金也不宽裕,否则还可以多给你点。这借据就是骂我了,”她将那张纸撕掉,“姐的这个小店有你二成股份,2000元就算你的分红好了。”

    荣诚火锅店已经开了二个月,陶莉莉和张诚夫妇真没想到生意竟会火成这样。荣飞给他们做了一次就征服了他们,那次还有陶莉莉的弟弟陶建平在,他是在凑热闹的。结果最赞同姐姐姐夫改行的就是这个青皮。“简直绝了。姐,听他的没错。要是这个味道,我那帮兄弟就将你的火锅店包了。”于是他们决定该行,分头行动,收集购置开始火锅店的物件,改变店铺的装饰。关于火锅的吃法完全是荣飞的主意,头脑精明的小伙子将桌子中间掏了个大洞,锅子就放在里面,下面是砖砌的炭火,食客围在炭火边。陶莉莉没想到除了羊肉,鱼肉、鸡肉、各色菜蔬也能涮锅子,这可颠覆了她之前关于火锅的理念。起先,荣飞的观点和他们并不吻合,四川火锅不仅要辣子和胡椒,还要大量的油。这个时候油可是紧缺物。在这个地方,荣飞很固执,绝对按照我的配方做由于面积的关系,由面食店刚改成的火锅店只能同时支应五拨客人。开张后的“盛况”让他们楚地打消了疑虑,原来他们担心北阳人接不接受麻辣的四川锅子,没想到竟是如此的热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学院所处的迎春大道毗邻北阳钢厂,而北钢有一批从攀枝花调来的员工,他们自然对川味火锅情有独钟,每天都有操着川音的身穿北钢工作服的人们来吃火锅,为此甚至出现了排队等候的现象。

    五个火锅很快就不够了。陶莉莉夫妇和每天过来凑热闹混饭吃的陶建平合计后,决定搬家,扩大经营。由陶建平出面,租下了电影院旁边一溜小平房,紧急改造后便开张了新的火锅店。那段时间荣飞每天下午都来帮助他们干活,火锅店的布置是他亲自设计的,在外人看来有些不习惯,比如墙上的招贴画,灯具的布置等。改造后的火锅店达到了二十台的规模。一个月后再次开张的火锅店生意更加兴隆,人们排着长队等待着空位,明眼人准备跟风了。

    火锅店名字是陶莉莉起的,叫荣诚火锅。她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对与会的亲人说,我已经相信了荣飞曾经跟我这描绘的未来。只要国家政策不变,我们勤奋努力,我们将是这个城市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做火锅店的主意是荣飞小弟出的,期间的许多办法,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火锅店。饮水思源,我们不能亏待他。20%的股份给他留着,你们要相信,这个小伙子还会给我们带来滚滚财源的。一番争论后,家人接受了陶莉莉的意见,毕竟二个多月的变化太大了,客人点一个火锅差不多可以净挣4元钱。一天的纯利就超过了300元!当放假前荣飞来向陶莉莉提出借200元时,陶莉莉没有拒绝,而是问他准备用这笔钱干什么?当时工人的实际收入一般达不到100元,2000元无疑是一笔巨款。

    “陶姐,我想做笔生意。”

    “什么样的生意?”

    “你让我保一段时间密吧,以后你会知道的。”

    陶莉莉想了想,“你什么时候要?”

    “放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