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 回家

    回家

    波光粼粼地海面上荡漾着一朵朵白色的浪花,一幅幅风帆如同白云般飘过了海港,或停靠在码头等着水手们装卸货物,或是泊于那白海豚造型的帝都歌剧院落旁,将一位位达官显贵迎入送出,整个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

    “回来喽。”迪姆大声地欢叫着,就象一个久别故乡的旅人那般兴奋,便连阿芙罗拉和加莉娜也带出了几分喜色。

    “回来真好啊,虽然我不太喜欢帝都,不过最近这一连串的事情确实是有些糟糕,整天在海上飘泊,我都快晕死了。”克恩特扶着木筏上唯一的船桅,有些头晕脑胀。

    “没用的小鬼,你这副得行,再过十年也成不了海军元帅。”老水手灌了几口酒,怡然自得的翘着脚丫子,在水面上伸着懒腰。

    克恩特白着眼反驳:“帝国海军早就取消了海军元帅这种职务,连名誉上的元帅也没有,咱们这位陛下可不放心把整个帝国的舰队大权交到一个人的手上,才分设了海军大统领,各领一支舰队以互相牵制。去年元老院的那帮人闲着没事,提议重设海军元帅,可是着实让陛下头疼了好一阵子。”

    “诺瑟狄恩这只猴子,还真是把他的竹竿和链子看得紧紧的。”老水手哈哈大笑,“你这个小鬼啊,即使见过大海的辽阔,却依然只留恋家里的池塘,我劝你还是尽早去做商人,或者做一个铁匠,安安稳稳地守着你那一个小作坊,再娶个婆娘,过一辈子算了。”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这还真象诺瑟狄恩那只猴子。”

    “去,你才是猴子。”克恩特不由大怒,老水手这一路可没嘲笑他,不就是会水么,有什么了不起,大马哈鱼天生也会水,还不是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加莉娜不由轻笑,一回到帝都大家的心情都好了起来,雷蒙船长一家在中途就已经换乘了一条前往卡斯艾格共和国的大船,希望能够避开帝国权贵的追杀,毕竟隔着一座大海,幕后之人再如何狡诈凶狠,也不可能跨越万里碧波,一路追到南大陆去。

    迪姆拍了一下克恩特,指了指身后的斯蒂芙妮,轻声说道:“喂,小狐狸,说实话,你是不是和她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我看她看你的眼神可是一点都不对。”

    克恩特狠狠地捶了迪姆一拳,这小子,嫌自己死得慢么,一路上,稍微明白点的人都看出了他和斯蒂芙妮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但是没人敢去点破,毕竟在大海之上,要是斯蒂芙妮发飙,大家都得靠游泳才能回家了,可是刚靠近港口,迪姆这小子就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你们两个有完没完,马上要到帝都了,你们两个安静些。”斯蒂芙妮其实听到了迪姆的低语,只是她极好面子,装作听不见,装作生气的样子,训斥两人,这一招果然有效,迪姆马上识趣地闭上了嘴巴,惹恼一个大魔法师可不是好玩的,尤其是一个恼羞成怒的大魔法师。

    一行人将木筏靠在了岸边,码头上的水手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确实没见过这种既不用浆也不用帆就能航行的“怪船”,这艘简陋的木筏在水手们的眼中,简直比巨大的蒙特罗旗舰还要华美,几十个水手“呼啦”一下就围在了木筏的周围,啧啧称奇地打量着这几个衣衫破烂,还带着几个破铁皮箱子的‘怪人’。

    “他们是什么人,是不是从南大陆来的,这条船真奇怪,既不用浆也不用帆,我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一个壮实的汉子说道。

    “我猜他们是帝国舰队试航的,说不定是海军新研制的什么东西,做成这样是掩人耳目。”说这话的是一个长身的瘦子。

    一个老头子实在看不下去,掺和了进来,他说:“你们都一边去,要我说,他们一准是其他国家的使节,要不然,怎么穿得那么奇怪。”

    斯蒂芙妮有些不耐,她现在可没什么好心情,一路上她既要维持着整个法阵的运转,还要小心水中的海怪,克恩特倒是帮了不少忙,测量航线,计算星辰的角度和水流的速度,再加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众人才平安回到了帝都。

    要不然,从克瑞瑟港到帝都康斯坦丁这万里碧波,就足以把她逼疯,她现在只想回到家里,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是眼前这些人,就象苍蝇一样讨厌。

    斯蒂芙妮伸出两指,一朵火焰在她手中成形,晃了晃,变成了一个球形,她把手一扬,火球便飞了人群。

    “呀,不好,是魔法师,大家快跑。”一群水手疯一般的逃了开来,眼中带着畏惧的目光,魔法师在帝国享有豁免权,只要不是叛国的重罪,帝国都无权审判。而且,魔法师的脾气一般都十分的古怪,听说,他们还喜欢拿活人做实验,把一个活人用小刀一块块的割离开来,然后再一块块的缝合,变成全新的物种,想想这些,这些水手们就不寒而栗。

    “哈哈。”斯蒂芙妮不由开怀大笑,竟是明艳无比。小火球只是一个初阶魔法,既不是威力强大的魔法,也不是斯蒂芙妮最为擅长的。就连一个魔法学徒也能施放,但是吓唬这些人却是最适合的,它威力极弱,不会误伤,打在身上只要打个滚就会熄灭,但是它的视觉效果极好,只要人们一看到那燃烧着的魔法火焰,就知道这是一个恐怖的魔法师,不能招惹。

    只有最合适的魔法,才是最好的魔法,这是斯蒂芙妮的老师大贤者维托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