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耿精忠降清,长生阿哥殇

    因为期盼着能跟着康熙去南边走走,所以小七也开始真正关心起三藩之乱来。有了期盼的日子果然过得很快,九月时,耿军因为军饷匮乏,将官暴恣,士气不振;为招募兵马,扩充粮饷,“日日杂派、家家驻兵”,民声载道;且平南王、平西王和靖南王三藩之间矛盾重重,精忠又猜忌郑经,相互掣肘。

    种种原因导致了三藩中的耿精忠决定降清。十月时,朝廷奉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耿精忠,杰书军至福州,耿精忠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请命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自然予以恩准,狗咬狗什么的,康熙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

    那段时间不说康熙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连小七开怀不少。后1宫诸位嫔妃更是趁着朝廷战况扭转这个机会拼命的向康熙献着殷勤。小七对此只是抿嘴一笑,手帕一挥凡是想要从她这把康熙半路劫走的人都给予机会。

    也亏了康熙虽然是个很睿智的人,但并没把太多精力放在后1宫上面,面对这种情况并没有深思,仍旧颇为规律的宠幸着后1宫诸人。要不然让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恨不得天天把他往别的女人床上送,不晓得他那份帝王的自尊心会不会承受不住。

    而因为小七的‘大度相让’,再加上康熙本身也是很有节律的人,在宠幸诸妃上一向是本着身份地位的差别平衡进行的,所以除了众人对怀有身孕的荣贵人拈酸吃醋一番外,其他方面总是异常和谐的。

    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日,荣贵人生下了一个十分健康的阿哥,作为一个总是生不出健康孩子的女人,荣贵人当场喜极而泣,抱着小阿哥说什么都不松手。康熙自然也是高兴的,但小七发现康熙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小心翼翼的,好似生怕自己吹口气都能把这孩子给吹病了似的。

    因为得来不易,所以康熙对这个小阿哥也异常疼惜照顾,不说如流水般送到钟粹宫的各种赏赐,就是平时去往钟粹宫的次数也多了很多。

    金嬷嬷对这种情况急得不行,连小小的胤礽都总是念叨着自家皇阿玛很久没来看他了云云。小七见状只是耐心的哄着胤礽,至于金嬷嬷那里,小七就用超凡的忍耐力来承受金嬷嬷无休止的唠叨了。许是这些年小七的脾气太好了些,金嬷嬷倒是渐渐的有话直说起来,弄得小七一点办法都没有。

    “娘娘,太子殿下才是皇上的嫡子,皇上怎么能一门的宠爱钟粹宫的小阿哥呢?您也想想办法啊!昨儿个皇上明明都要过来歇着了,要不是您放钟粹宫过来的奴才跟皇上说长生阿哥哭闹不休的事,皇上又怎么能走呢!您倒是上上心才好啊!在这宫里生存还不是一切都要仰仗皇上么?您可不能对那些女人心太软啊。”金嬷嬷束手站在一边,一脸沉痛哀悼的表情BALABALA着。

    小七一点风度都没有的掏了掏耳朵,无奈的看了一眼金嬷嬷,晃荡着脑袋点了点头,颇不耐烦的嗯了一声,然后就低下头接着看自己的账册了。

    金嬷嬷急得直哎呦,碎碎念道:“娘娘哎!您这两年已经赚了不少私房银子了,您在宫里不愁吃不愁穿的,太子殿下年纪还小,离娶妻生子还有的是时间呢,再说到时候皇上又不会不管。您别光为了给太子殿下攒这些不急用的银子而忽略了皇上啊!娘娘,您听老奴一声劝吧!”

    看样子小七成天埋在账册内的行为终于把金嬷嬷给整崩溃了,要不然她也不会说出这么没分寸的话。

    小七叹了口气,心想这些银子是不少,可是离整个国家还差得远呢,她要是真跟胤礽平安逃出去的话,那胤礽这个太子也就当不成了,她剥夺了人家孩子尊贵的身份,自然要在充足的物质上弥补了。

    其实来到清朝这几年来,小七也不再是那个性格孤僻的大熊猫饲养员了,虽然一开始是被迫的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群,但不得不说皇宫实在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特别是一边是融入,一边是死亡的情况下。小七自然聪明的选择了融入。

    而当被迫的快速的融入整个不熟悉的环境后,小七心里的烦躁不喜还有压力越来越大,但逐渐的熟悉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像以往小七根本没法想象自己会淡定自如的周旋在各有心思的女人们中间,但随着近三年来每日的晨昏定省,她已经能做到那些女人在下面说着转了不知道几道圈的话后,还能从中听出人家真正的心思的地步了。

    小七苦笑了一下,揉了揉胀疼的太阳穴,心平气和的对金嬷嬷说道:“嬷嬷先下去休息会吧,本宫累了,想睡会。”

    金嬷嬷一向是十分疼爱小七的,或者说是疼爱小七所占据的这个身体,她见小七不自禁的皱着眉并一脸疲惫的样子,唬的忙上前搀扶着小七就往内殿走去,还边走边急惶惶的问道:“娘娘,您身子不舒服?奴婢叫太医来吧,奴婢见您最近精神颇为不济,一定是伤了神了。奴婢就说宫外的铺子和庄子都交给奴才们打理就好,您偏偏要亲力亲为,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您何苦呢?宫里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已经够让您烦心的了,您应该趁着空闲的时间多休息休息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