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 闺阁女儿要好好上课

    第十一章闺阁女儿要好好上课

    这如今天寒地冻的,连大郎都是一早起来做了些挑水,挑茅坑沤肥的事情后,就回到茅草屋内烤火。可大哥儿却不同,他先是在四沟这两道大山上跑上几圈儿,然后再拿那石头练准头,争取百步能打中,然后能砸坑,最后能把树砸出个洞。当然他离目标还很远。最后是把四沟靠北边儿的那道岗上的巨石抱起来举一举,练练力气。

    每日都不间断,回来的时候都是浑身冒热气的。

    地里该挖的菜都挖了,事情少了不少,王氏就和着老王氏一起在家做新衫子。全家可是有十多口人呢,新衫子做起来辛苦的很。

    阿爹扯了三块料子,祖母的那块是暗红,若是再绣上花肯定漂亮。娘亲还有丫头们的是一块鹅黄的料子,至于阿爹还有哥儿们则是玄蓝。虽说都不是好料子,可在祖母们的巧手下,做出来的衣裳可真是漂亮。余下的一些边角料还让娘亲拿浆糊糊了做鞋底。

    这腊月才过了一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老王氏和王氏那儿了。这可是做新衣要是能赶在正月前穿上就好了。

    今年过年的吃食就多上不少,且不说那磨的豆腐,那外头冻住的猪肉。阿爹打的野味,挂在屋檐上的冻得晶莹的鱼。还有茅草屋里堆的高高的白菘,脆脆的白萝卜。

    娘亲还摘了好多好多的韭菜,说是要包饺子吃。阿爹还打了壶藏起来不让人看见的酒。

    不过大家最高兴的还是娘亲说的要做酥糖的事情,由于去年吃了太久的番薯,所以番薯角没人愿意吃。炸了的米泡弄成的麻哥儿不够甜。虽然张大哥家买的麻糖最好吃,可是祖母说过,别人的东西最好吃也不能欠

    于是这号称最好吃的酥糖就给寄予了大家的厚望。

    小麦粉加麦芽糖,还有被丫丫强烈要求的加进去的落花生。王氏在炒的时候周围围了一圈儿的人,压根儿就不用担心风吹火烟的问题,都围得密不透风了。

    王氏原打算是就第一锅加上花生的,毕竟加花生这个做法她并没有见过。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家里的孩子多,第一锅定是会被吃完的,也不担心浪费粮食。

    张鸿朗手里拎着小袋麻糖到隔壁的王家去,这麻糖的味道好,可是也贵。王家定是不会买的,可王家的孩子教的特别守规矩,他就是趁着带大家玩儿的时候分给他们,也没有人要。

    大哥和他说干脆送过去一些。于是他就过来了,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走到王家门口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他知道砖屋里祖母肯定是在的。但是也不敢过去打扰,王祖母那可是相当的严厉。

    顺着香味绕过茅屋,好家伙所有的人都在,围着那个只搭了个架子挡风的火灶边儿。

    “王武,你们在做什么呢?”王武是大哥儿的名字,全家的娃也就他有大名,毕竟他已经有十五岁了。

    大哥儿从人群里挤出来,嘴里还在吃着手里却是拿了一捧白色的片状物走了过来。

    “张鸿朗,你的腿可真长,这家里才做点儿好吃的,你就来了,来尝尝”

    张鸿朗好奇的拿了一块,还有些烫。放进嘴里,非常的香甜,里面还有花生,味道特别的好。

    “大哥儿,说什么呢,鸿朗啊,放开肚皮吃,吃完了再装些回去”王氏的声音从人群最里了面穿了出来。听到王氏的声音,张鸿朗顾不上自己嘴里还有吃的。大声应道

    “诶”把王氏逗的笑出声来,大哥儿站在一边也笑呵呵的。

    张鸿朗正吃着,就看到那个长的不像是梨州人的丫丫抱着个小碗从火灶那边出来。她的皮肤比自己头回见到的还要白,像是莹白的珍珠一般。只是依旧是不胖瘦瘦小小的。这时候头上一根鹅黄色的发带绕过头顶后面还是编者个小辫子。身上穿着的也是洗的白灰的长褂儿,一直到脚膝,蹬着双小靴子。再加上腰间的系着腰带,愣是把这个圆滚滚的可爱年纪弄出了几分甜美来。

    这会儿黑葡萄似的眼睛没瞅自己一眼,小跑的去一旁的砖屋。到了门口居然还敲门,等里面的人应了这才进去,弄的张鸿朗是好笑又赞叹,这么小的孩子呵。

    丫丫可不愿意理这个张二哥,就是他上回还想撺掇大哥去参军呢幸好自己及时发现,可没过多久大哥和他关系又好的如胶似漆的,天天都一起出去干活儿。

    至于张鸿朗装过来的麻糖则被王氏收着,等三十儿的晚上凑一凑装上一盘。

    大哥儿虚岁已是十五,已经取了大名叫王武,二丫也有十三岁了。这亲事虽因邻近之处都没有村子而搁置了,之前家里也拿不出五两银子的嫁妆。但也是要避避嫌,要养在家中做浅闺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