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针锋相对

    “敌人被打退了,我们还活着!”

    “真是不简单,照这样打下去,咱们完全可以在城里安心过年了。”

    “是呀,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团,一边用铁炮向下射击明军的阵地,真比吃糯米糕、放爆竹还要有趣得多!”

    “哈哈,明国军队有本事攻上来,我们等着你们哩。”守军高举着火枪和弓矛在城头上笑着,跳跃着,城内一派欢庆的气氛。

    浅野长政这时从本丸赶到三丸,紧紧握住加藤清正的手,翘着胡子激动万分的说道:“清正殿,真是辛苦你了,这次打退敌军全靠你镇定从容的指挥,贱岳七本枪之首,真是没说的!”

    “过奖了,七本枪之一还差不多,我可不敢为首啊!贵殿这番话若是传到福岛正则那家伙的耳朵里,非得和我决斗不可,好在没让长政公在天守阁上放焰火,到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加藤清正笑着道。

    这时浅野家的近侍首领木村左兵卫跑上城头,一脸气极败坏的神情:“启禀老爷,开饭的时间到啦,可是井川那老头儿怎么也不肯派人送饭,说得您亲自下令才可以,我催他几句,他居然破口大骂。”

    “是这样?”长政心中是一惊,可面上却显得并不在意,呵呵笑道,“木村殿是勇猛的武士,不要和那种人计较嘛!你让大家稍等一下,我去看看好了。”说罢和清正走下城。

    穿过用石墙围起来的长长石阶路,两人进入二丸,只见主管后厨的井川太郎正焦急地向这边张望,见他们来了左右看了看,急忙迎上,仆伏在地小声道:“主公,今晚这顿饭恐怕只能吃粥了。”

    浅野长政皱着眉头问道:“城中还剩多少粮食?”

    “还有6000多斤,蔬菜昨晚就没啦,因为天气寒冷,鱼肉和酒倒是储存了些。”

    “今天刚打了胜仗,说什么也要让士兵们吃顿饱饭,怎么样,想想办法吧。”听主公如此说,井川太郎显得有些犹豫,道:“既然这样,今晚就做些小饭团,再多做些汤,不过这样一来,恐怕连粥都喝不上几天。”

    浅野长政和加藤清正听了相视苦笑,长政向井川道:“就这样办吧,请尽快把饭菜做好,大家都等急了呢。”

    “是,再过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城里的近5000日军终于吃上了饭团和肉汤,再喝点烧酒,竟然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只有天守阁中的高级将领们心中忧虑,食之无味。

    幸长仰面干了杯中酒,略带些醉意的高声叫道:“斟酒!”木村左兵卫拿起长勺,在酒桶里满满舀了一勺倾进他的酒杯,幸长双手把酒杯捧到嘴边,咕嘟咕嘟两三口就喝干了,然后抛了杯摇摇晃晃地站起,走到窗外拎起一杆铁炮,“砰”的向山下盲目射去,听着枪声久久的在夜空中回荡,幸长哈哈大笑,转过身来又歪歪坐下,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什么。

    长政与清正默然不语,愁眉苦脸地对饮。半晌,长政抬起头来向清正道:“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等没了粮食和水,城防再坚固,怕也无法守住。”

    加藤清正点了点头:“说得没错,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惟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待援,西生浦到蔚山,水路最多不过100里地,按说这时候求援的人已经到了金吾阁下那里了,要是行动快的话,明天早上救兵就会来了。”

    “来了又怎样呢,你认为我军在野战中能击败明军吗?”

    “这个么,击败是有些困难,不过到时候咱们趁乱突围的可能还是有的吧?”

    “也是,四五千人呢,应该没问题,那么现在就坚守好了,一切等到明天再说吧。”两个人互相打气鼓劲,情绪渐渐好转,不觉又喝了几杯。

    明军帅营里,杨镐与麻贵同样在愁容不展的商量着对策。听着从山顶零星传来的枪声,麻贵叹息道:“如果有了大将军炮,倭贼就不敢这样猖狂了,我军攻破岛山城当是易如反掌。”

    “谁说不是,咱们出兵的时候,朝鲜人不是说蔚山倭城是座土城么,现在倒好,居然是座石头城,还建在山顶上。”杨镐恼怒道。

    麻贵摇了摇头:“这也怪不得他们,朝鲜元帅权栗和我说过了,咱们围住岛山后,他们找附近的百姓一打听,才知道这座石城是倭贼新砌的,前几天还不停地从西生浦运木材过来呢。”

    杨镐站起身忿然道:“我看事不宜迟,今晚就派人回王京调大将军炮,就是肩扛绳拖也得弄过来。”麻贵怔道:“这一来一往,少说也得十五六天,如果轻易能将重炮运到蔚山,咱们当初就运了,现在再想运炮,恐怕有些来不及了。”

    “不妨,大将军炮运来最好,就是不来,咱们照样攻打倭城,双管齐下并不停顿。”杨镐自信地说道。

    “嗯,也只好如此,其实我方才还想,如果实在硬攻不下倭城,干脆撤兵也好。”

    “这怎么可以?”杨镐惊问道,“咱们数万大军出动,正是要和倭贼决战的意思,怎好虎头蛇尾呢?麻将军是怕釜山倭兵来援吗?就怕他不来,来了正好杀他个落花流水,以解我心头之恨!”

    “咱们只带了10天的粮草,若是久攻不下,倒是难事。”

    “让邢总督派人运嘛,正好咱们也有好多伤兵需得送回后方休养,顺便捎个信去,先运粮草,再运大炮。”杨镐轻松地挥挥手道。

    麻贵心中暗想,这位杨大人说话也不掂掂分量,800里的运输线,数万人马一天粮草就是近千石,那得筹措多少粮草,派多少人,多少天才能运得到?但这番话却不好和杨镐直说,只是沉吟不语,考虑如何攻打倭城。

    杨镐只当他同意了,自己又思量一回,觉得计划周全,完美无缺,不由得心中舒畅,微笑着重新落坐。

    半晌,麻贵开口道:“杨大人说得有理,咱们一会就派快马去王京催要粮米大炮。至于眼下么,既然撤兵不妥,那就应该加紧攻城,我看从明天开始,就不分昼夜地连番攻打,或是重兵出击,或是轻兵佯攻,倭贼能有多少人?这样一来累也累死他们了。”

    “对啊,真是妙计!”杨镐高兴地又站起身赞道,然后又坐下,想了想又站起来,冲外高喊道,“来人哪,笔墨伺候。”片刻间干仆将笔墨送到,杨镐提笔刷刷写好请援的书信,然后请麻贵过目,马上派人送往王京。这一晚杨镐与麻贵商讨攻城的方案,彻夜未眠。

    25日天光方亮,杨镐坐镇中军营,调整部署,为了减少日军铁炮所造成的伤亡,决定各部转移到铁炮射程之外安营。具体安排为:杨镐、麻贵亲率6500步骑在城北扎营;中军营设在距离岛山500米外的古鹤山顶;副总兵高策率3500步骑在城东扎营;老将吴惟忠率3000步兵驻扎在城南;李芳春率5000骑兵驻扎在城西。

    此外,副总兵李如梅、游击摆塞领3000步骑驻扎在太和江边以防备西生浦方向的日军再次增援蔚山。副总兵祖承训则率领2500步骑负责应付釜山方向的日军。另有朝鲜军7000人、明军参将卢继忠部2000人、董正谊部2000、茅国器部1000人、车兵营王问950人、游击将军许国威率步兵4200人,游击陈愚衷1200人分散驻扎在岛山方圆30里内待命。明军共计34800百余人,朝鲜军7000人。

    安排完毕,杨镐正要退帐,这时一名中军官上前禀到:“我军斥侯在太和江畔城隍堂附近发现小股倭贼,卢参将已经调兵将贼众包围起来,请求谕示!”

    “嗯?”杨镐冷哼一声,“这定是我军来的迅猛,使得蔚山倭贼不及全部躲入城中,见我军来得势大,便四散隐藏岂图蒙混过去,传令给卢将军,让他多派些人马去清剿,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切不可放走一贼。”